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太平天国与近代中国”学术论坛第二讲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2-05-01 点击次数: 作者:杨杰 俞泽玮 苗润雨 来源:历史学院

    为更好促进学术研讨,提升交流对话能力,江苏省太平天国史学会与911制品厂麻花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911制品厂麻花新中国史研究院于4月26日联合主办了“对标——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的云端会议,来自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常州大学、扬州大学和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院的数十位师生出席。

    李玉教授在引言中指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公约数”,而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路径就是融入学术共同体,与时人、前贤进行深度对话,以收推陈出新之效。因此,对话过程中的“问题思维”与“批判意识”就非常必要。

    本此思路,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共有十余位主讲人分别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发言与评议。

    在会议第一阶段,黄河从学术史、档案资料出发,探讨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公司的融资过程及其折射出的战时公司生态,以期在两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从公司社会史的角度,考察内迁公司对各种关系网络的利用及其“在地化”过程,俾进一步丰富公司史研究的“关系网络”理论;第二,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截取同一议题,对不同公司进行考察,兼顾个案研究与宏观视角,以避免公司史研究“碎片化”的倾向。李婕以轮船招商局为例,探讨近代政企关系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基于对古典经济学以来西方一系列政企关系理论的梳理,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战后国营招商局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色做出了新的解释,有助于窥探以招商局为例的国营公司在1949年前的发展演变路径以及近代航运行业的发展理路。

    杨尚华报告了自己对微山湖流域社会的研究。她将区域史、地方史、区域社会史、以及水利史、水利社会史等概念进行区分,阐明近代微山湖流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强调其视点并非局限于相关的水利工程,而是关注以水为媒的区域社会变迁的复杂内涵。她将微山湖流域的纠纷分为两种:一是以社会层面为主的纠纷与合作;二是行政权力层面的纠纷与合作。官方与社会层面之间的纠纷与合作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区域史的特例之一,近代水域社会研究空间很大,但如何以小见大,讲好地方故事,无论在史料、视角、方法与理路方面都有一定挑战性。

    进入会议第二阶段,靳铁军报告了动商理论视域下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动商理论与劳动教育表现形式、目的等虽不尽相同,但本质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从动商理论解析劳动教育价值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李有福以国民党中高层官员为例,表达了对抗战人物史研究的新思考。他提出了抗战人物研究的“走进”与“走出”两种路径。“走进”人物,是了解他们的境遇和状况,命运与情感,为理解相关人物的成长环境、性格养成及其复杂社会关系寻找更多的背景性与情境性的“非文本史料”。所谓“走出”人物,就是结合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人物背后的群体、国家、时局的变与常,从而全方面认识和理解抗日战争之于中国的意义。谭玉龙从“陪都”“行都”与“国都”叁个视点展开,考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防中心区”设定及其建设进程,并对不同“国防中心区”的选弃、建设和最终铨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沟通了14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政与国防建设的宏大时空,而又不显得空泛。

    会议第叁阶段,李莹报告了自己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国际宣传的研究,指出以往成果多从“自内而外”的视角展开,具有明显的“单向度”倾向。她认为只有采用“内外联动”的视角,方能充分认识国际宣传的交互性,发现在中国本土的“国际舞台”,突破对国际宣传的固有认识。在解释模式上,她提出援引“深描”理论,充分揭示了国际宣传背后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属性,亦有益于深化对国民党国际宣传内在肌理的认识。薛化松专注于中国酿造史研究,他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了“酿酒工业”与“酿酒工艺”的双线写作思路。着重梳理了酒的发酵生产、新中国成立后酿酒工艺的集中与分化、江淮地区的酿酒实践与酒的商品概念形成等中国近代酒史书写的相关理路与重要环节,旨在建构近代中国酿酒史写作的一种全新学术框架。尹志兵以晋绥边区乡土戏剧在抗战宣传中的变革为例,探讨了传统媒介的革命化改造。他指出,从革命传播角度理解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戏剧变革,将对研究革命的整体性以及戏剧发展的全面性有所裨益。他特别讲解了“酸曲儿”等传统地方戏曲,如何被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者改造成为宣传抗战的革命戏曲,从中可见革命动员的日常化细节。

    本次讨论会涵盖公司史、区域社会史、抗战人物研究、抗战戏剧研究、国民党国际宣传及体育研究与酿酒史等多个议题,汇报人发言后评议人展开多角度的深入评价,促进了交流对话和思想碰撞。

    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院李玉教授、姜良芹教授、岳谦厚教授、吕晶副教授及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叶永坚研究馆员、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魏星研究馆员等人相继对于各位报告人的发言进行了点评,或指揭问题,或纠正思路,或充实提高,或寄予厚望,进一步提升了本次会议学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