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五十万难买一部好相声作品

    发布时间:2010-10-25 点击次数: 作者:张粉琴 来源:新华日报

           作为中国曲艺牡丹奖系列活动之一,著名笑星大兵昨天在911制品厂麻花做了一场《相声艺术俗与雅》的演讲,谈笑间,将相声界的很多热点问题端了出来。大学生们反映:大兵讲座风趣幽默,针砭时弊,和他的相声一样吸引人。

           大兵说,相声是中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可分为三个审美层次。一是娱乐审美,就是让人开心,这是起码的门槛。第二层次是文学审美,比如姜昆的代表作《虎口遐想》,最初,这个段子就是来自青年作家梁左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相声的第三层次是哲学审美,关注人性弱点和人类困惑。比如,自己在春晚表演的相声《谁让你优秀》,实际上说的是人的嫉妒心,而《免费电话》则表现了人的另一种天性——爱占小便宜。

         “好的相声兼具娱乐性、文学性和哲学性。”大兵说,如果纯逗乐,相声斗不过周星驰,他可以无厘头搞笑。这叫“会打的怕乱打的”。

          从歌厅默默无闻的小辈成长为全国有名的相声演员,大兵对观众的心理摸得很熟。他说:节目俗不可怕,刻意媚俗才可怕。像东北二人转,现在分成A、B、C三级演出,我去看过,庸俗的二人转有人看,干净绿色的二人转,看的人也很多。这说明,高雅的节目同样有观众,艺术应该自觉地摒弃庸俗的东西,因为,追求高尚同样是人类的一种需求。

          相声生于封建社会,与地方戏剧“同属高龄”。面对当今中国巨大的社会转型,相声艺术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大兵分析道,有人尝试用现代教育挽救相声。有个北方曲艺学校,学生拿大专文凭,虽然毕业生不少,但合格的相声演员很少。这是因为,相声太个性化了,最好还是师带徒,虽然原始、效率低,但可行。我是李金斗的弟子,我的搭档赵卫国是姜昆的弟子。我们都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

           大兵最忧虑的,是相声创作人才的严重枯竭。他说,相声写得好的人,全国不到10个。他从2007年起就出价10万在全国征集好相声,虽然也有一些素材给人启发,但看得上眼的成熟相声一段也没有。其实,真的有好东西,我出50万也愿意。但能写好相声的人,用同样的时间,也许可以写上50集电视剧,挣到100万元以上,而且比写相声轻松。

          曾两度上春晚的大兵,免不了被问及春晚。“以前,只要能上春晚,我是死了都愿意;上过春晚后,我认为,为春晚死了不值。春晚的条条框框太多,多少好段子都倒在春晚舞台上。我和赵卫国合作的《热情服务》,讽刺某些服务行业人员过度热情无休无止变相推销的现象。演了几百场,效果都很好,但这样的好段子去年春晚却被‘氛围不对’的原因毙掉了。”

          说到传承问题,大兵并不赞成家长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各种相声培训班。他说,相声讲究的是幽默,而小孩不懂,只能做出滑稽的动作来搞笑,导致表演畸形。“我收徒的标准是大学生,天分高,是吃这棵菜的虫子,而且有‘不做相声毋宁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