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长江经济带专委会2024年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与会学者围绕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全方位加强城市群联系
城市场由城市场源、城市场强、城市媒介叁部分组成。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场空间形态,经历了增长极孕育和发展阶段、点轴扩散阶段以及网络化发展阶段。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涂建军的研究发现,长叁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由疏松向紧密转变,联系强度逐渐增强,发展格局从双核转向四核,“上海—苏州—无锡—南京”逐渐形成“一字形”布局。他进一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联系逐渐增强,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呈现点簇状分布,并开始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目前形成了“叁足鼎立”的局面。成渝城市群的“双核”向心力愈加凸显,核心—外围结构逐渐显现,实现了从“单核”向“双核”的空间格局演变。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张学良表示,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空间呈双“钻石—菱形”结构。一方面,京津冀、长叁角、粤港澳叁大增长极串联形成沿海经济带,构成南北发展主轴;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叁角串联形成长江经济带,构成东西发展主轴。这些轴线与黄河流域的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共同构成大“钻石—菱形”空间协同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作为中西部的核心增长极,郑州、西安、成都、重庆和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五大城市为核心节点、区域内若干次中心城市为关键节点,形成小“钻石—菱形”网络结构,具备全球城市区域的雏形。他建议,优化区域战略空间布局,完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化区域板块联系,打通区块、省域、城乡等不同空间的经济循环,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整产业链的供给优势。
流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介绍,长江流域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规模大,长叁角的高端科技资源呈现向核心大城市集中的态势,生产厂商则向边缘中小城市转移,对我国整体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他建议,构建新基建、城市群、产业体系叁者联动发展的新机制,推动跨越行政边界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融合,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和国际竞争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策源地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刘承良从长叁角城市科研合作网络、长叁角城市专利转移网络、长叁角生物医药技术合作网络以及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演化机制等角度,分析了长叁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机理。
911制品厂麻花商学院副院长郑江淮表示,跨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有效缓解了地区间创新活动的“拥挤外部性”,逐渐减少了对同一技术的重复科研现象。尤其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后,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放大了创新收益优势,越来越多的地区依靠比较优势开展差异化技术研发,因地制宜布局本地优势的新质生产力,构建区域技术互补发展格局。他建议,加快先发地区的技术突破和后发地区的技术追赶,通过区域优势技术的高效配置,扩大区域技术互补网络,依托技术优势引领产物创新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满银表示,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长江上、中、下游的新质生产力。长江下游地区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提高专利授权密度和高技术公司密度,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长江中游地区则需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载体,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应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湖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琳建议,强化统筹谋划与共同价值引领,增强共同体建设的内驱力。要加强人才协同引育,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构建人才引进、培养、配置和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协同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高水平创新策源地,补齐科技服务平台短板,共建开放、高效、协同的创新网络。完善“两链”融合机制,协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共育互惠共赢的协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