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98岁新闻史泰斗方汉奇:新闻理想是当记者

    发布时间:2024-11-08 点击次数: 作者:戴梦青 责编:葛若楠 王欣雨 来源:央视网

    【编者按】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日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光华锐评联合专访了新中国资历最深、教龄最长的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

    去年11月,随着他指导的最后一位博士生毕业,97岁的他正式结束新闻教育生涯。方先生博学多闻,风趣幽默,叁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堆满书籍的书房里不时传出欢笑声。从中华民族的士人责任到共产党早期的新闻事业,从报人到自己,且听他如何“老王卖瓜”

    视频请看链接:

    2024年11月4日方汉奇先生在家中

    祝所有新闻人节日快乐

    在决定联系方先生之前,看着从各家媒体汇总而来的写满三页纸的采访问题,我们十分担心一位98岁老人的表达能力和身体状况是否可以承受。得到的回复是:身体很康健,表达也很清楚,但是老先生年纪有些大,记忆力不太好了。 成行后我们在当天的下午三点,按响了方先生家门铃。步履稳健,满头银发的方先生为我们开门,邀请大家在书房就坐:你们人太多,我的茶杯不够,就不请你们喝茶了。

    新闻:从“偶然”走向“必然”

    坐下不久后,在第二次问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姓名时,方先生懊恼:这个问题我好像刚刚才问过。笑着告诉我们:上一次有人和我聊天,我问他,您贵姓啊?他说我姓张。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他,您贵姓啊?他说我还姓张

    方先生一番话让大家都笑了,对于他“记性不太好”也有了概念。在问完姓名后,方先生又问:您贵府哪里?谈到自己的家乡广东普宁,他说给我们讲一个普宁的事儿: 林则徐被贬谪后赋闲在家,咸丰皇帝就派他去广州当两广总督平乱。林则徐有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接到任务后他立马赶路上任。

    林则徐是福建人,沿着海走,出了福建就是广东普宁。到了普宁后他生病了,一个月后病逝在普宁。现在福州林则徐的旧居成为游览区了,很多人都会去那边瞻仰。这有点“偶然性”

    方先生一番话中多次提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对于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方先生从他的死亡倒推任命,再梳理之后的历史轨迹。是死亡的“偶然”让林则徐避开了之后的历史趋势,但从他的诗句中体现出士人“愿以此身长报国”的民族责任,也是其能够成为民族英雄的“必然”。

    而新闻,因其“新”的特有属性自带偶然性,又因需见诸于“闻”的必然性,寥寥数语间,方先生四两拨千斤,道破新闻的本质。

    谈及钟爱的新闻事业,方汉奇神采飞扬

    在谈及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新闻事业时,方先生说:“这就需要说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人活动,邵飘萍的资料,我比较熟悉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行邵飘萍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当时上海有个消息传来说,你们弄错了,邵飘萍今年不是100岁,是99岁。从来没有听说过把年头都记错了,这个事可不小,所以我就立马赶到上海去,又辗转去了邵飘萍浙江的老家,在他的老家住了叁天。

    就是这一趟,我获得了很多邵飘萍的一手资料,大概有叁十多张照片,这些对邵飘萍的研究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原来的邵飘萍只是作为被北洋军阀杀害的一个新闻工作者来纪念,这一趟发现了他是中共地下党员。

    罗章龙就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罗章龙后来我也去访问过,他说‘邵飘萍是我和守常介绍入党的’,守常就是李大钊。

    在这些照片当中,有一张他日本流亡时期的室内照片,身后的架子上全是书,当时我拿着十倍的放大镜去看这些书,全是马列主义的,谈经济的,谈政治的,说明他当时是一个党内的杰出新闻工作者。现在的邵飘萍的研究工作很多就是从这次的收获中发展起来。”

    1987年结束考证工作后方汉奇发表的文章

    没有线索,原始材料缺失,因一句“搞错了”的偶然让人们得以知道邵飘萍共产党员的身份。诚如方先生所说:这是一种影响比较大的个案,多数情况下都被历史湮没了。此后邵飘萍那一句“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也”革命报人的心声更显得掷地有声。

    新闻理想:最想“玩儿票”

    提及报人,先生言语间多是佩服与景仰;谈及到自己对于新闻史研究的起源,则离不开报纸二字。

    “先是喜欢报纸,参加学生级别的办报活动,然后到收集报纸,研究报纸,最后到从事新闻史的教学研究,所以是从喜欢关注报纸的活动逐渐到研究报纸,发展到研究新闻事业的发展,再到新闻史的研究。”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方先生小学五年级,开始了辗转多校的逃难生活。高中二年级,他在广东梅县求学时,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大量报纸。

    “这位阿姨是我姑姑的大学同学,丈夫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军官,有一次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去了之后,发现她家里有很多报纸,五湖四海的,感到很新鲜,向她讨要了十几份不同的,回去看。之后就在学校里办墙报,然后就喜欢了新闻工作,喜欢媒体,关注媒体的相关报道。自己也出墙报,手写的,可以有头条,二条,也可以有插画。”

    一个不同于自己身处可被感知世界的空间,被浓缩在一张薄薄的纸上,一支笔下流淌出的文字,或可爱或可恨,深深吸引着方先生。

    他开始了自己的办报活动——学校的墙报,把自己心中的那块天地展现于一方墙上,宛如挥剑斩马的少年将军激荡文字挥斥方遒。讲到此时,方先生自己笑称少年时期办的是“土报”。

    方汉奇先生在家中接受采访????

    源于对报纸的爱好,报考大学时方先生说“就报新闻系,其他的都不报。”其后,他考取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毕业后先是在上海新闻图书馆担任馆员,给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讲新闻史的相关内容,之后受罗列之邀回到北京。

    “罗列知道我喜欢新闻,知道我对做新闻记者非常有兴趣。”当问及方先生的新闻理想时,是否就是做一名新闻记者时,他脱口而出:“是的!开始对新闻事业的向往就是,新闻工作有意思,好玩,天天接触到的都是新事物,新人物,新的现象,然后感觉到新闻事业很重要。它在党的领导下的众多事业方面起着很重要一个的作用,这个事业本身充满着新鲜的事物,不断有新鲜的事物产生,吸引着你去关注它、宣传它、报道它。”

    “新闻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从学生时期的办报,到给社会媒体写报道,这是属于“玩儿票”,是票友。”

    没能做成新闻界以笔走天下的侠客,却成为了新闻史学界的拓荒牛。方先生说:“由喜欢这个行业,尊重这个行业,向往这个工作,到身体力行去投入这方面的工作。虽然不是办报,但是新闻史的研究和教学也很有意思。虽然不是在第一线,但是仍然非常喜欢这个工作,教学实际是一种社会实践的总结,虽然我不是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但我是第一线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兴趣是从源头就吸引我的。教学相长,由于喜欢就会多投入,多投入就会更喜欢。一辈子没当上记者,纸上谈兵。如此这般的过了几十年,也很好,很满足。”

    左图:2023年9月18日凌晨,方汉奇审阅“关门弟子”博士论文(方彦摄)

    右图:2022年2月19日方汉奇身手矫健地爬梯找书(周航屹摄)

    “卡片”推销员: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

    70岁学电脑,80多岁开微博,近90岁开始用微信。方先生亲身体悟着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递与获取的变化。一个媒体,如何去理解、顺应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挑战?如何去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方先生坦言:“竞争力就是信息和观点嘛,做新闻工作主要就是这个。我没有扩大到卡片以外的新技术,但是我觉得万变不离其宗,新技术,(要学会)拿来主义,有用的就采纳。”

    “电脑为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很多手段,电脑可以检索到第一手材料,这些都是治学的一种方法,不是治学的内容。治学的内容还是得靠长期的积累。但是和卡片结合起来,既有积累,又有灵活的调度,便于综合。”

    对于技术的变化,那是手段的变化,永恒不变的就是内容的输出,那么其次才是技术手段的结合。方先生对内容和手段的结合输出有着丰富的经验——制作“卡片”。

    卡片怎么做?

    “做卡片有叁个原则:

    第一,就是一个规格,用图书馆的书名卡,这种卡全国一致,便于集中起来积累材料,便于分类、便于整理。

    第二,只做一面不做两面,如果材料比较多,可以贴纸延长,可以无限延长,做完再折迭回去,便于保管和使用。

    第叁,是有标题有正文,还有要有出处。这样写任何东西都有出处,注释时就方便很多。”

    方汉奇先生用手比划卡片大小

    对于卡片的使用,方先生说:“做了卡片,适当的时机就分分类,有任务来了,先盘盘货,把有关的材料摆在桌面上便于综合。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段素材在这个报道中可以用,在那个报道中也可以用,那么这个材料就可以做成卡片,需要使用时,一声令下,全到手下。不用的时候找个盒子给它睡觉,它就像游击队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积累的卡片越多,那么在之后的工作中,就可以通过卡片形成你文章的布局和具体内容。

    从司马迁在屋内挂满纸条记录观点和素材,到从老师曹聚仁处学来的制作卡片,“引物连类”这个治学方法被方先生反复“推销”:“如果你没做过,不妨试试。深深地觉得卡片是一个很好的做学问、搞研究的手段。

    为你服务一辈子,其实卡片不限于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新闻工作也可以做卡片,譬如人物的卡片,事件的卡片,各种性质的卡片。卡片的实用性很好。”

    方汉奇“关门弟子”所作学术卡片(周航屹摄)

    从高中时期到如今年近期颐,方先生谈及新闻工作时好像会“发光”。他笑称自己:“老王卖瓜,每个行当的人都喜欢自己的工作。”

    “新闻工作是一个很值得去做的工作,从实践当中可以得到很多新的认知。当然搞文学也可以了解社会、记录社会,但新闻工作往往接触新的事物,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很丰满,形成文字后可供他人借鉴参考。

    苟日新,日日新,对新闻工作者说来,他更需要视野开阔,要对什么事儿都感兴趣,必须有丰富的生活和一些观点的积累,否则的话他会言之无物。”

    84岁开通微博的方汉奇,被称为“段子手”

    一支笔的力量能有多重?他能让文字变成历史的注脚。一张纸的分量能有多重?他能为每个人打开世界的大门。时间洪流不息,是代代新闻人坚守心中正义,让中国新闻事业得以有今日之繁荣,你我皆于其中。

    “保持独立思考、保持表达热情、保持奋斗姿态,祝所有新闻人节日快乐!”

    (作者戴梦青系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员)

    2024年11月4日于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家中

    方汉奇介绍

    方汉奇,祖籍广东普宁,1926 年 12 月27 日生于北京。他创立中国新闻史学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公认的中国新闻史学权威和学科带头人。

    他曾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首都新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首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911制品厂麻花、暨南大学等 17 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顾问、课程教授及兼职教授。

    他从事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 60余年,载誉无数。曾两次获吴玉章奖金新闻学一等奖,一次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84年被评为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9 年被评为“共和国60年传媒影响力人物”,2017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来源: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