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3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问题哲学第四届全国会议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安徽滁州顺利召开。来自911制品厂麻花、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侨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南华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池州学院、绥化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师生代表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吉晓华教授主持,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敏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雷教授致辞,他们分别表达了对问题哲学第四届全国会议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的祝贺。
张敏副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本次会议聚焦“问题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两大主题,将围绕当代问题哲学中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问题进行思想交流,期待为推动中国特色问题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贡献创见。我们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宝贵学习机会,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设工作。
马雷主任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总会对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感谢滁州学院领导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舟车劳顿从全国各地赶来交流问题哲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马主任指出,问题哲学第四届全国会议在安徽滁州召开,问题哲学与安徽古城、名城结缘。滁州是山清水秀、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名城。来到滁州,我首先想到的是北宋欧阳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佳句。我们要像醉翁一样,来滁州开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拓展问题哲学的影响力,为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会议聚焦“问题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两大主题。分专题报告和开放论坛两个阶段。在专题报告阶段,围绕当代问题哲学中的前沿理论问题,19位专家学者在4个专场先后作了专题研讨发言。
南京财经大学王荣江教授主持第一场大会报告。南华大学特聘教授马雷作了题为“问题哲学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的报告。马雷指出,2018年国家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立项,经过课题组五年的努力工作,项目顺利结项。我这里向大会报告该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按计划完成,已经发表的系列论文部分总计约43万字;结项专着总共108万字。该成果把不同学科的对于元问题的研究纳入问题哲学中,探究并构建能够把许多领域相贯通的问题哲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学科统一在“问题”研究中,探寻其内在联系,从一个新的角度推进了学术的进展和知识的增长。本成果是基于不同哲学范式中对于问题的论述,探讨问题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问题,凸显了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完整性和精确性,开辟了问题哲学的新的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广阔的理论空间和可借鉴的研究范式。该成果有助于深化对不同哲学范式的认识,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社会重大问题和问题哲学前沿问题,推动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问题哲学理论研究和问题哲学应用研究。该成果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问题意识”的重要论述,通过问题管理把问题哲学转化为掌握群众的实践力量,在科学的问题管理中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方法论指导各项工作,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911制品厂麻花潘天群教授作了题为“智慧圈中的人的病理学分析”的报告。潘天群指出,人类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生存圈——智慧圈。这个智慧圈是地理圈、生物圈之上或之后的第叁个圈。当前的信息圈是技术构造的,由人类的思想、社交舆论和媒体的结合、放大和现实化;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人是生物体,在生物圈中人依赖于智慧战胜了其他物种。而在当前的新型进化状态下,任何其他生物已经不是人的竞争对手;人与其他人以及与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体在智慧圈中进行竞争。当前,各种精神问题如僵尸症、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增多,可能是这个新的生存状态下的必然结果。这些患者是智慧圈中的“不适应者”。如何让我们每个人在智慧圈中“精神健康”地生活,这是现时代的人类也是未来的人类的重大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翟玉章教授作了题为“单独谓述句在谓词逻辑中的解释”的报告。翟玉章指出,单独谓述句“骋(?虫)贵虫”在谓词逻辑中有两种解释方法,一是解释为存在量化句“?虫摆贵虫?骋虫??测(贵测→测=虫)闭”,一是解释为全称量化句“?虫(贵虫→骋虫)”。每一种解释都填补了空名谓述句带来的真值间隙,且都与非空名谓述句的固有真值完全吻合。在“(?虫)贵虫”有指称的情况下,这两种解释是等价的。从对直觉上的有效推理的解释能力来看,两者各得其所:存在量化句的解释能够很好地说明从单独谓述句“骋(?虫)贵虫”到相应的存在量化句“?虫骋虫”的推理,而全称量化句的解释能够很好地说明从全称量化句“?虫骋虫”到相应的单独谓述句“骋(?虫)贵虫”的推理。但两者都谈不上惟一正确的解释。翟教授还评价了“奎因方法”,即奎因针对量化有效性提出的作为检验方法的“纯存在式方法”和作为证明方法的“主要方法”。
苏州大学杨渝玲教授作了题为“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的问题与境域”的报告。杨渝玲指出,海德格尔将问题带回现代哲学空间的人。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表达了他独特的“存在历史”。这也是他对西方形而上学历史以及西方文明史的一个总体观念。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观,简单地讲就是一幅历史图景,这个图景是这样形成的,前苏格拉底的早期希腊是存在历史的第一开端,发生了原初的存在之思与诗,那里之后“第一开端”隐失了,进入了形而上学的时代,也即以存在之被遗忘状态为特征的哲学和科学时代。此时,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已将至黑格尔而达于完成。海德格尔也说,“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今天我们现代人处身于又一个转折的时代,是形而上学哲学趋于终结。而非形而上学的思和诗正在兴起的转向的时代。“历史存在”历史的另一开端正在萌发之中。海德格尔的研究是从问题式的导入。他着作大多都是对于问题的方式不断的去追问。最终追问道,对于存在本身。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是追问,并且指出了这种发问。《存在论稿》《在通向语言的途中》《面向思的事情》《林中路》等采取这种问句的方式。海德格尔所分析发问的结构,以及发问与存在和境遇的关系的系列研究值得我们思考。
911制品厂麻花张力锋教授作了题为“为先验偶然性正名”的报告。张力锋指出,克里普克为先验偶然性论题给出的巴黎标准米尺例证,主要缺陷在于没有为米句所表达单称命题的真提供令人信服的先验认知方式,诉诸固定指称的定义或规定不能胜任这一角色。定义赋予“一米”包含索引性成分、遵循直接指称用法等语言规范的特征意义,这个方法论视角一方面可以维持米句所表达命题的偶然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仅借助特征意义的分析即确定米句内容的真,从而成功辩护这个单称命题真理的先验性。通过讨论巴黎标准米尺案例,可以为先验偶然性正名。
华侨大学王阳教授作了题为“二十世纪初期历史哲学的问题逻辑思潮——以科林伍德与波普尔的独立发现为例”的报告。王阳指出,波普尔提出的问题模式在科学哲学领域引导了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折。在历史科学的发展中,以科林伍德为代表的历史哲学,以年鉴学派为典型的问题史学,同样经历了从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到新史学的转向。把波普尔的问题模式,与科林伍德的问答模式和年鉴学派的问题史学放在一起,几乎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这场转向,表明了以历史和哲学为代表的人文学科领域的统一性,以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
911制品厂麻花潘天群教授主持第二场大会报告。南京财经大学王荣江教授作了题为“问题哲学研究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转换与问题求解——从图灵对‘机器能思考吗?’问题的转换与求解说起”的报告。王荣江指出,图灵通过构想一种模仿游戏即所谓的图灵测试的方式,将“机器能思考吗?”的问题转换为一个机器可以通过程序求解的机器智能问题。后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基本上是按这一路径展开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效的,只是在采用什么样的算法上各显神通和彼此竞争,现在是神经网络系统更胜一筹。在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中,这种问题意识、问题转换和问题求解方式的转换经常发生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早期自然哲学探寻世界的本原的问题转变到探求具备什么样的规定性才能成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求解;从亚里士多德探寻事物的原因及其原理的问题(飞丑补迟的问题)转变到牛顿从量的方面来求解事物运动的样态的问题(丑辞飞的问题)求解;在作为思维方式的辩证法从客观规定性向主观规定性的转变;从理性主义到意志主义的转变,等等。王教授得出以下结论:图灵对“机器能思考吗?”的问题转换及其求解具有一般化的模式解决效应,这也是他的“通用机器智能”的探寻思路和后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在问题哲学的视域内,没有一般化的通用的研究路径或者先验的研究理论和范式,只有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有解的问题并进行递归处理才能成为一种一般化的处理问题的模式;问题哲学抓住了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的根本,其关键词是:问题意识、问题转换和问题求解。
河海大学赵煦教授作了题为“假设性科幻问题的生成与应对”的报告。赵煦指出,对于以预测为目的的假设性科幻问题,即便其描述的场景可能与我们的预期不相一致,我们也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担忧。因为科幻对未来的预测虽然总是具有新奇性,特别是在与当下现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展示出非常大的不同而形成新奇性,但总体而言,科幻预测大多是一家之言,供人们对遥远的未来展望时参考。但是另一类假设性科幻问题,可能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探究,努力找到问题的消解途径,寻找我们今天没有经历过,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新答案,尽力避免科幻中冲突在未来真正出现。因为此类问题是人类未来必须避免的问题,也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科幻系列为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叁大法则使得弗兰肯斯坦的噩梦成为历史,但后来的诸多科幻作品表明问题依然存在,阿西莫夫自己的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显示了他的机器人学叁大法则的一个漏洞。这就意味着,在今后机器人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不断通过假设性科幻问题,来寻找漏洞,并不断缝补漏洞。此类问题可能是今天以及将来,人类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东南大学张学义副教授作了题为“论科学理解的程度”的报告。张学义指出,近年来,科学理解再度成为当代科学哲学领域的核心议题;哲学家们围绕何为理解、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等话题争论不休。鲍姆伯格指出应该摒弃对科学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转而寻求对科学理解程度的解释,这有助于达成理解科学的认知成就和目标。借助知识程度主义中的构成论证之本质论证思路,结合鲍姆伯格对对象理解的四个条件,即正确性条件、掌握条件、确证条件和承认条件加以论证可作为评估科学理解(包括对象理解、命题理解和疑问理解)的本质要素,且均具有程度性,进而论证科学理解具有程度性。但是,完全满足这四个条件并不代表一定达到了完全理解,其他非本质要素的满足度也可能会影响理解主体的理解程度。
南华大学谢佛荣副教授作了题为“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研究述评”的报告。谢佛荣指出,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缘起于早期因果关系的操控主义理论,以哲学形式系统提出的是詹姆斯·伍德沃德,是当代科学领域研究因果关系最为前沿和热门的因果理论之一。沿着伍德沃德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的发展脉络,当代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的研究发展可以集中概括为:对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的干预变量、不变性、其余情况均同定律、干预反事实及逻辑形式等核心概念和关键观点进行深度推进和广度拓宽的研究;借助结构因果模型、因果网等方法建构新的干预主义因果理论,推进干预主义因果理论和因果解释理论发展的研究;利用干预主义因果理论对医学、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领域所涉及的因果关系予以了多视角、多维度的阐释和发展的研究。
池州学院王发友教授作了题为“迈尔的生物学问题观研究”的报告。王发友指出,迈尔的着作具有丰富的问题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提出的问题作为问题选择的标准;生物学的独特性决定了概念问题相比定律更加值得重视,并提出解决概念问题的路径;生物学史即生物学问题的历史,生物学史聚焦生物学问题,以奥丑测问题为精髓的疑问式历史具有一定的方法合理性。
911制品厂麻花张力锋教授主持第叁场大会报告。重庆大学幸小勤副教授做了题为“问题渗透理论”的报告。幸小勤指出,问题有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脱离不了背景理论知识,问题与理论不是独立分开的两个阶段,问题对理论有着不可脱离的依赖。理论是受时代、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也不存在绝对客观的问题,对一个问题的评价也往往与问题背后渗透的理论的评价有关,科学中形成的问题必须放在整个科学探索事业的背景中才能被理解。
浙江传媒学院郭文成副教授作了题为“问题哲学的现象学思考”的报告,郭文成指出,现象学是一种视角与方法,强调经验直观,特别是关注意识和现象“显现方式”(贰谤濒别产苍颈蝉)的研究;它试图通过描述而不是解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现象学中,“问题”不只是一个概念或逻辑命题,而是意识活动的一个动态现象;由此去探讨问题的本质、结构及其在意识中的显现过程。具体来说,现象学对问题的思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与真理的关系,此为问题的存在性。二是问题与意识的关系,此为问题的意向性。叁是问题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此为问题的视域性。对于这一领域来说,只有以形式指引、解释学和解构为方法、作为实际生活经验之一种本真样式的哲学,才能表达和维持其原本的时刻警醒的动荡不安,才能恰当地通达和理解“存在”的原初意义。由此,现象学中的“问题”是个体的此在与世界的互动结果。在“此在”(顿补蝉别颈苍)的存在中,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世界对个体的“显现”方式;问题引导着个体去发现和理解世界的不同维度,进而构成了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华侨大学乔楚讲师作了题为“跨语系翻译中的哲学问题”的报告,乔楚指出,在传统观点中,人类的思维与逻辑结构被认为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因此,当一个语句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时(指称有高程度近似性),影响我们理解语句的仅是社会敏感性、历史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或“刺激意义”)。当一个“恒定句”出现时,我们甚至仅需要考虑上下文义即可达到正确理解。这导致在翻译中,过于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的观念。如果出现的难以解释的差异,常被归因于外部因素,倾向于将语言问题转换为文化与社会问题。在翻译不确定性问题,中西文化比较等问题中所产生的种种分歧乃至误解多源于此。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语系的语言特征,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结构本身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不同语系使用者的大脑、认知结构和认知倾向性,是导致对同一问题和对象的产生出的不同理解角度和表述倾向的核心理由,而非社会敏感性、物质环境或历史文化等外部理由。
南华大学蔡文希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问题哲学中的证据观探析”的报告。蔡文希指出,问题哲学强调问题与解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经验证据的收集与使用。这意味着一个合理的证据观对于问题哲学的全面阐释必不可少。哲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证据观,但并非所有证据观都适配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威廉姆森提出的“证据等于知识”是一种适配问题哲学的最合理的证据观。
河海大学赵煦教授主持第四场大会报告。滁州学院陶迎春副教授做了题为“科学问题选择自主化和集体化的‘博弈’”的报告。陶迎春指出,在人类科技发展历史进程中,科学知识生产日益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这内在地要求科学问题选择“集体化”,进而历史地产生出科学问题选择“自主化”和“集体化”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如何通过制度文化的设计达到“生态平衡”。通过制度文化的设计,使问题选择“自主化”与“集体化”之间张力达到“生态平衡”,从而让研究者的创意得到尊重,对自由地的研究得到支持,并在实践中可行,“个人兴趣”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得到沟融与解答,是一个的历史的动态博弈过程,其中保护“问题选择自主化”仍是一个制度文化选择的前提。
华侨大学敬小勤硕士做了题为“问题哲学视域下的柯林武德问答逻辑观研究”的报告。敬小勤指出,柯林武德是着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对传统的知识论以及实在论学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在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独特的问答逻辑观。他强调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哲学也要把问题放到一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进行研究和分析。他提出一个问答集合体由问题和答案构成,问题和答案具有相关性。只有在已经给定具体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同时两个命题才有互相矛盾的可能性。敬小勤认为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把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思想发展为一种完整、严密的新逻辑。问答逻辑可能的未来方向是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利用新技术探索问答逻辑模型,提出新的问答逻辑基本原理和方法。
华侨大学赵凡琦硕士作了题为“科尔斯的约束-包含模型”的报告。赵凡琦指出,托马斯·尼克尔斯(Thomas Nickles)从逻辑、概念范畴和概念深度等多个方面提出问题约束-包含模型,研究了对问题的约束条件,并从认识前提、实践形式和科学评估三方面进行了解题主义的改造,提出了解题导向的认识论思想。尼科尔斯的约束-包含模型具有内在生命力,但也有其理论局限性,我们可以从协调论视角完善尼科尔斯的约束-包含模型。
华侨大学郑水健硕士做了题为“人工智能视域下的ChatGPT 技术伦理边界研究”的报告。郑水健指出,由于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身所经历的技术主义和发展阶段浩如烟海,背后所产生的观点和思想流派也灿若星辰,仅以被视为人工智能突破“图灵测视”从而被双方学科共同视为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技术ChatGpt为切入点,通过对于ChatGpt主体能力、伦理边界以及如何自我约束等诸多伦理问题的哲学剖析,可以一窥其背后智能伦理问题的冰山一角。
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爱龙教授主持了开放论坛。围绕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特别是对于学科方向和学科特色的凝练的现实问题进行的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国家、安徽省和滁州地方区域发展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申报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论文集收录了问题哲学领域论文共计24篇。闭幕会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学义宣读了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领导机构人员调整的决议:增补钱彦臣(中国政法大学讲师)、王彦杰(南京财经大学讲师)为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增补谢佛荣(南华大学副教授)为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增补陶迎春(滁州学院副教授)为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