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南京新发现叁国张昭墓,专家建议设“东吴时期文物主题游径”

    发布时间:2024-11-06 点击次数: 作者:裴诗语 胡玉梅 赵丹丹 责编:李晗 王欣雨 来源:现代快报+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现代快报报道的叁国东吴“首席文臣”张昭墓在南京找到的消息,登上了热搜。11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实地探访,整个工地被围墙包围,外人不许进入,可以看到里面有几个巨大油罐。与地块相隔一条马路的是两个新开发的楼盘。最近,不少网友前来探访。

    △南京南部新城发现张昭墓

    此前,南京不止一次为文物“让路”,六朝博物馆、正在打造的通济门遗址公园就是生动的案例。张昭墓在南部新城的发现,也把这一现实课题放在城市建设者和文化保护者面前。

    专家建议,张昭墓应原址保护,在其基础上建遗址公园;将东吴文化连成串,设“东吴时期文物主题游径”。

    △张昭墓位于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

    “张昭墓是考古重大发现”

    何以江南,何以南京?叁国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

    南京是叁国时东吴的国都,吴大帝孙权葬在梅花山,东吴传奇将军、都乡侯丁奉家族墓在鼓楼区幕府山南麓,东吴晚期名臣、威远将军薛珝葬在江宁区薛家边。

    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11制品厂麻花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这次张昭墓的发现是东吴时期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从某种程度来说,它的历史重要性比丁奉墓还要重要。”

    贺云翱说,这次考古并不是为了寻找张昭墓而进行的,是在配合南部新城房地产开发,根据考古先行法则进行的基建考古,“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这批考古发现中,张昭墓的身份锁定,其中一个重要佐证是墓中出土的两枚金印。这两枚金印与《叁国志·吴书》中记载的张昭身份完全相符。他说:“考古与历史文献的互相印证,使这一发现更加具有科学价值。”

    贺云翱说,尽管张昭的生平事迹在史料中多有记载,但他去世后的墓址在历史文献中一直是空白。

    贺云翱分析了张昭墓的发现地点,认为该区域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娄湖”,而张昭封号为“娄侯”,两者之间或有密切关联。他还回顾了早年研究南京历史时的相关成果,当时很多学者认为娄湖位于南京东南方向,接近明代南京都城的东南角。如今南部新城的张昭墓地点与娄湖的方位相符,为考古证据和历史记载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油库公园地块还有叁个大校场机场留下的油罐

    “张昭墓是南部新城的文化亮点”

    张昭墓的发现对油库公园的规划建设会不会有影响?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和贺云翱都认为影响不大。他们认为,张昭墓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也让南京的叁国东吴文化得以进一步丰富,为南京南部新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力量,是南部新城的文化亮点。

    “我建议张昭墓能够原址保护,名人墓如果迁移了位置,就没有意义了。”林留根说。

    贺云翱也认为应该原址保护下来,他表示,如果能在张昭墓的基础上建立遗址公园,让这块区域和1700多年前南京的建都史相关联,对促进地区的文化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地块的开发价值,都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南京南部新城的土地上不仅有张昭墓等叁国时期的遗址,还保留有民国时期的大校场机场航站楼、油库及铁路设施等工业遗产。他建议,南部新城的开发应将地下的孙吴遗址和地上的民国建筑有机结合,实现历史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既能展现南京的历史底蕴,又能提升南部新城的生活品质,实现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共赢。”

    可以设一条“东吴时期文物主题游径”

    如何看待张昭墓发现的影响力?林留根认为,不应该是点状的,而应该线性来看。

    他说:“吴韵汉风是江苏的文化特点,吴指的是东吴。东吴作为六朝的开端,不仅是南部新城,整个南京、江苏都很需要东吴文化。”

    伴随着考古发现,东吴时期的名人墓葬、现场文化遗产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放眼长叁角,安徽游朱然墓、天子坟、南京的江宁有上坊大墓(孙吴某一皇室)、南部新城有张昭墓、鼓楼幕府山有丁奉墓、梅花山有孙权墓,镇江丹阳有孙坚墓,再加上马鞍山的采石矶、镇江铁瓮城、南京石头城,这些东吴时期的文物遗迹点,可以组成文物主题游径。

    “人们都说叁国,叁国真正的历史在哪?这就是真叁国、真面目。”林留根说,做文物保护要有整体观,如果把文物遗迹串成线来看,它们为公众了解叁国,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

    △油库公园地块工地现场

    南京城市规划多次为文物“让路”

    近年来,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先考古、后用地”的考古前置模式,实现保护与建设双赢。

    2007年,南京考古人员在汉府街车站发现一段古城墙,经考证是东晋建康宫城遗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让南京市随即调整原地块用途并进行原址保护,决定建一座六朝博物馆。经过多轮论证,最终才有了公众看到的“一日之光阴现于光影,百代之流转存于文物博览”的六朝博物馆。

    2016年初,当时的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龙蟠路东城水岸小区北面广场地下发现了通济门瓮城西北角。当时该地块已出让给了一家开发公司,工程很快便暂停下来。近几年,该地块完成了收回工作。今年,南京城墙通济门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工程方案公示,开建通济门遗址公园,通济门城墙遗址拟采用露天保护与展示方式,与大家见面。

    再如梁南平王萧伟墓阙遗址公园,如今,这里供居民观光、休闲,并能够了解这段历史文化,充分发挥了文化遗址的作用。

    据了解,南京油库公园的规划设计,将会根据张昭墓的保护价值和保护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张昭墓将成为公园重要展示节点。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