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首届国家治理史研究论坛“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念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念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杨艳秋,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左玉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祁琛云主持开幕式。
杨艳秋表示,“中国之治”是理论界在党的十九大后提出的重要概念,是从理论上概括并解释中国治理经验而提出的重要课题。当前,“中国之治”已成为研究热点。学界从基础理论、制度渊源、思想理念、现实关怀等多个维度出发,探寻中国国家治理的路向和特征,形成并丰富了对“中国之治”的新认识。目前,“中国之治”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从历史角度研究“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与思想理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此次会议从国家治理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之治”的理论基础、历史根源、思想理念,追踪其最新发展趋势,揭示隐藏在历史周期率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必将有助于探寻中国历代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意义。
杨萌芽介绍了河南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史文化学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希望与会学者立足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本根,汇聚更多“中国之智”,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左玉河谈到,深化国家治理史研究必须聚焦“国之大者”,植根于中华文明,坚持人民立场。如此,才能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总结兴利除弊、固本安民、思危防患、促稳求变的历史规律,以古今贯通的宏观视野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治乱兴衰的历史实践中探究聚民心、鼓民气、彰民力、实民愿的治理理论和方法。
主旨发言环节,专家代表围绕国家治理、边疆治理、治理秩序、治理思想等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鸿宾认为,唐代一统化政制与多样态疆域治理手段对国家内聚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振宏认为,《文子》中的“德仁义礼”四经是融合并创新《老子》、孔子思想以及时代共识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文鹏从资源调配、财政调整、地方社会等方面,展现了清代中央如何通过驿传体系汲取地方资源为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支撑。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增合采用将官方奏档与高官私人密函对读比勘的方法,探讨了晚清陆海边疆财政纾困情况,以期创新“活的制度史”的研究路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翁有为以中国共产党对军阀主义的清理为轴线,探究了既先破后立又即破即立建构中共革命体系内的治理位序的新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展龙从明代舆论所发挥的监督朝政秩序、宣讲政策、决定重大事件走向的作用,深入探究了舆论与政治的关系。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911制品厂麻花、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中国之治’的历史底蕴和理论根基”“传统治理模式与‘中国之治’”“宋明政治实践与‘中国之治’”“清代社会治理与‘中国之治’”“近现代历史变迁与‘中国之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河南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国家治理史研究室、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月刊》编辑部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