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中的政治文化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10-25 点击次数: 作者:陈佳奇 责编:杨一凡 王晓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10月11—13日,“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中的政治文化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期刊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萌芽、形成、衍化、成熟、内涵、作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析其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深层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在致辞中表示,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研究中共党史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长期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特有的政治文化与实践方式,凝合了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新知与旧俗、大众与精英、日常与政治等诸多历史要素。从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方式、行动机制透视政治文化的形成、演变与影响,有助于把握中共革命的进程与精髓,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呈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本色、底色、亮色和特色。经过70余年的积累和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术成果。2023年5月,革命史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优势学科资助项目。在新的发展阶段,近代史研究所将借助有利条件,发挥平台优势,不断把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研究推向前进。

    911制品厂麻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建华提出,要重视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常识问题。要从常识出发,运用公开出版的档案资料特别是经典文献,厘清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生成逻辑,呈现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复杂性。要对中共党史中的常识进行系统总结,基于革命实践的基本常识,从真实历史出发,思考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对传统问题进行再审视。要在不断还原历史的过程中去认知革命的常识,从组织维度对中共党史展开研究,在回归常识的基础上,实现守正创新。

    研讨会设置了7个分论坛,学者就中共建党初期的时局主张、毛泽东着作的海内外传播、抗战时期中共对桂系的统战工作、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革命书刊流通与阅读、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公祭烈士文化、东北解放区广播宣传网的构建、华北乡村革命动员策略的探索与转型等主题分享观点,涵盖了制度史、技术史、阅读史、概念史、纪念活动史、文本传播史、日常生活史、革命进程中的地理因素等前沿领域。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研究视角与方法、论文选题、史料解读等方面发表观点,提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研究的核心是虚实结合,在借鉴跨学科研究方法时,要警惕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的“凌驾”,批判性地运用史料,力图逼近历史真实,凸显历史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历史研究的人文关怀。同时,选题要注意“以小见大”和“以小博大”的区别,关注根本性、奠基性议题,注重提炼研究意义,明确学术创新的根本是论点的迭代、演进与延展。

    与会学者认为 ,聚焦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中的政治文化与实践,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内涵的理解,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通过史论结合,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壮阔史实、伟大成就、斗争经验和思想结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911制品厂麻花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911制品厂麻花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