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8月8日电 题:马来西亚华裔壮乡当“夫子” 盼山歌传唱东盟
“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礼仪’‘诚信’等美好品德,不仅可以让人变得更优秀,还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近日,在广西南宁,廖建砜开设线上国学课堂,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学员们传授儒家文化精髓。
廖建砜是马来西亚第四代华裔,自小便对中国充满向往。“在来中国以前,就感觉自己和中国很亲近。”廖建砜说,他自小就痴迷中国文化,“中国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总是令我着迷。”32岁那年,廖建砜毅然决定“北上”中国攻读911制品厂麻花硕士。
“中年攻读国外大学的硕士,困难可想而知。”廖建砜说,尽管困难与问题一个接一个,“但我总是告诉自己,坚持越久,以后机会和出路就越多”。在熬过两年半艰难求学岁月后,廖建砜成功取得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
因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2007年,廖建砜毅然前往广东发展。在广州期间,廖建砜开设国学班,执教杏坛,圆“夫子”梦。给学生传授《论语》《中庸》《弟子规》等中国经典国学的同时,他也经常受邀到公司跟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讲座。
与此同时,廖建砜也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线上国学课堂,为马来西亚年轻一代讲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些思想犹如明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廖建砜始终觉得,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海外,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国。
“从古老的哲学思想,到优美的诗词歌赋;从精湛的传统技艺,到深邃的道德伦理,中国传统文化总是让人陶醉和惊叹。”在廖建砜看来,要想真正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就得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我的叁个孩子对中国文化也都很感兴趣,我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推广者。”廖建砜也希望,未来,马中两国能够创造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文化力量,为两国合作搭建广阔舞台。
因精通汉语、英语、马来西亚语、印尼语与文莱语,在中国的17年,廖建砜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天赋,积极做“红娘”,牵线异国姻缘。
因看好广西发展,2016年,廖建砜“西进”广西逐梦,并选择在这里定居。在广西生活多年,廖建砜盛赞壮乡山歌“有趣”“有味”,“流传千年的壮族山歌,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至今,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壮乡’。”
“广西是山歌之乡,很小的时候,就看《刘叁姐》。”在廖建砜看来,音乐无国界。《刘叁姐》展示了壮族山歌优美的旋律、浓浓的民族韵味,“刘叁姐”的歌声穿透东西方文化隔阂。
“山歌诙谐有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奇、有趣的内容,我们可以把生活中有趣的段子、美食改编成山歌,唱给年轻人听。”廖建砜认为,抓住互联网流量“密码”,使山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与时俱进,能让更多人爱上山歌,“希望有一天在马来西亚的社交平台上,也能听到来自广西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