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30日,“第叁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辽宁大学举办。众多政治经济学领域学者齐聚一堂,总结和提炼中国独创性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系统总结阐释中国经济学说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一山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时代机遇,也凸显了本届论坛召开的现实意义。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袁希名表示,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支撑。辽宁乃至东北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片富矿,希望学界能为辽宁振兴发展贡献更多真知灼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形成了涵盖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理论体系,还致力于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学理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对学者提出新要求:要对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思想与观点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要准确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特征;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和话语权。
在深化认识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的生产力革命需要新生产力理论的有力支持,新质生产力正是当前我国所需的新生产力理论,其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与会学者集中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911制品厂麻花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表示,新质生产力具有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的新动能,二是新质生产力由新要素构成。因此,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需要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新宇提出,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在下一轮周期复苏时占得先机的关键,其理论突破点就在于新的生产要素。他主张用“半要素—伴要素”概念来理解新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新质生产力概念把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中观层面新的产业及宏观层面新的动能统一起来,进而彰显政治经济学相较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穿透力和理论张力。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共同跃升。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冒佩华认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的技术生产力为核心,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为支撑,以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为前提。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911制品厂麻花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意味着我国生产函数发生根本性变化,高质量发展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在他看来,创造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全球大市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提供经济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的生产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景宇提出,新质生产力要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适应,把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和物质富足作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吉林财经大学原校长宋冬林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需加深对中国特色现代公司制度和国有公司深化改革的理解。应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在国有公司决策与执行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在国有公司中的收权—放权平衡作用、党内监督在国有公司公司治理之间的衔接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新型生产关系建构下实现国有公司的深化改革。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张兴祥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塑造新型生产关系四个方面,阐释了制度创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表示,在发展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我国需要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革命发生和经济体制改革四个方面着力,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数字时代。
抓住学科发展战略机遇期
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与会学者认为,应抓住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学科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帆认为,我国新征程上的经济改革观必然“投射”到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推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即以中国经济实践问题为导向,在凸显经济制度、主体行为与发展绩效的互动中深化研究,以此为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更多知识增量。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表示,我们应基于科技革命与现实问题,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上保持“不变”,基于马克思主义进行制度创新。同时,要遵循历史演进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框架下的改革方法论,准确把握“新型”含义,积极推进新时代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生产关系更加积极地转化为新发展动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表示,新发展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持续活跃、投资地区差异较大、投资行业集中度高等特点,具有服务“双循环”、迂回出口、资源获取、分散风险、国际合作的多重目标。资源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拓展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提高产业链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丰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以国家产业结构为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司投资拉动为辅的机制,提升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韧性。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