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金 波
(2020年4月13日)
胡金波讲话 (佘治骏 摄影)
全校上下正在全身心地投入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两个多月来,全校师生响应党的号召,按照“守好校园门,护好自己人”的要求,不讲条件、主动作为,科技攻关、服务战“疫”,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会取得“全国上下齐呼应,犯戒瘟神地府归”的最终胜利。当下,必须以攻克时艰的昂扬姿态、创新争先的有为状态,争先恐后,把该抓的工作抓起来,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2019年,是大事扎堆、要事集中,辛勤耕耘、创新推进,令人振奋、值得回味的一年。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九个第一”,紧握“三大抓手”,突出“十大专项”,用情用心用力,见智见能见效,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应对了一系列难事急事,推进了一系列好事实事。在刚才播放的《以出神入化之功 收出类拔萃之效——2019年911制品厂麻花改革发展纪实》专题片中,已作了全面的回顾总结。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新的一年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所思所谋、所作所为,与党的要求、师生期待、岗位职责、作出承诺相比,尚存不小差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管党治党水平、办学治校能力还须进一步提高,必须出神入化“再奋进”、出类拔萃“收好官”,努力使政治站位跟得上党性要求、思想观念跟得上形势发展、治理方式跟得上需求变化、工作绩效跟得上师生期待,干就干出好样子,交就交出优秀卷。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正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交融之中。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替、“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接、新冠肺炎阻击战和“后脱贫时代”持久战这“两大战役”的交汇,必须强化“再奋进”意识,不奋进什么也不会有,不“再奋进”已有的也会变成没有;只有抓住关键变量,才能获取最大增量;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面对外部竞争和内涵提升这“两大挑战”的交集、第五轮学科评估和首轮“双一流”建设验收评估这“两大重压”的交迭、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和苏州校区的全面开工建设这“两大重任”的交织,必须转型先转素质、变革先变能力;向前凤凰涅槃,向后遗患无穷;既要认清“我非全能”,更要认清“非我不能”,“越到关键时刻,越要鼓足干劲、拧紧发条”,唯有奉献多壮志,敢教南大换新天。因此,今年校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和“后脱贫时代”持久战,坚持“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总要求和“守住魂、提增神、聚焦人、不折腾、致力成”总思路,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以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用实干促进高质量提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卓越荣校、多校区协调发展等战略,以“高峰学科建设年”“国际合作突破年”“治理能力提升年”为抓手,确保完成“十大专项推进工作”,启动120周年校庆各项准备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为建设“第一个南大”、推进“双一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
落实学习贯彻新思想的总要求,进一步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突出“学懂”这个前提,往深里走,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自觉做新思想的“知之者”“好知者”和“乐知者”。着力“弄通”这个关键,往心里走,教育党员干部不止于“望文生义”,不停于“溯源知义”,不懈于“把握要义”,全面理解新思想的深邃理论源泉、厚重文化底蕴、丰富实践基础、强大真理力量、崇高人格魅力以及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实现“做实”这个目的,往实里走,引导党员干部学以应势,在提高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学以寻策,在破解发展难题上用气力;学以尽责,在勇于担当作为上见业绩,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增强“四个意识”,以理论自觉、认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以真挚情感、真抓实干做到“两个维护”。
结合学习贯彻新思想的新实践,探索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充分运用这次主题教育进行的新探索、积累的新经验,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努力做到既解决问题又简便易行,既突出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既注重改革创新又注意有机衔接,使制度的设计真正符合学校实际,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时叩问初心、守护初心,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确保形成的制度立得住、落得实、行得远。
把握学习贯彻新思想的关键点,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落实《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确保把“国课”培育成“金课”。发挥我校理论研究的优势,推出一批高质量原创成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贡献。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主动做好舆情应对引导,防范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在校园内传播。严格学生社团管理,在有条件的社团建立党组织,探索试行社团指导激励机制。
契合学习贯彻新思想的新期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熔炉工程”建设,明确院系育人主体责任,强化教书育人端的供给侧改革,构建“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立足于“融”和“通”,聚焦打通“不优秀、不均衡、不积极”三个最大堵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转思路、转职能、转机制、转作风、增效能”为导向,以推进“管理模式与育人方式、管理追求与育人需求、管理机构与育人任务、管理绩效与育人成效相匹配”为切入点,探索组建具有南大特色的新生院和本科生院。围绕深化 “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南大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新体系,建设研究生思政教育四级责任体系,破解如何提高生源吸引力、压实导师第一责任、强化后“SCI”时代学位论文质量控制、树立博士生科研新导向、有效激励博士生的科研主动性与创造力等难题。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自觉以新思想铸魂育人为主线,引导师生提升道德素质、厚植爱国情怀。选优配强能肩负“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等重任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落实院系党政负责人选聘辅导员工作责任制。传承南大优良革命传统,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众志成城,打赢“两大战役”
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豪迈气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势造英雄,凡人出壮举。我校广大师生大疫当前不言退,弦歌不辍作贡献,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开设课程共2400多班次,开课率、到课率分别超过90%、95%。全体党员干部防控疫情不松懈,恪尽职守显担当,全校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督导组和省市领导的肯定。但目前战“疫”尚未彻底成功,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根据省政府统一安排,报请教育部备案同意,遵循“错时错峰”“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组织学生有序返校的要求,我校将优先安排毕业年级、有重要科研任务的博士研究生于4月底后陆续返校,其余学生继续开展线上教学。目前尚在境外的外籍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切实做好湖北返校学生的核酸和血清抗体免费检测工作,落实好独立采样场所和校外集中住所,做好过细思想工作。强化学生报到环节、防控物资准备、食堂饮食安全、教室宿舍消毒、教育教学过程、网络舆论等管理,务必做好有序返校和应急处置推演预演,确保万无一失。这次疫情给师生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要多理解、多包容,对涉及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要多关心、多支持。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已获批设立重大疫情防控相关研究32个专项,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协同攻关,在完善诊治技术方案、疫苗研制、患者救治等方面作出南大贡献。
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大爱情怀,打赢“后脱贫时代”持久战。去年,我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超额完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指标,帮助双柏县成功脱贫摘帽。在“后脱贫时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投入更加精准,重点安排贫困风险防范求助基金,帮扶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巩固脱贫成效。协同更加有力,助推楚雄和双柏提升产业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治本更加有效,推动双柏提升教育质量、建设中国彝乡教育重镇。
叁、强化深刻领会,精准贯彻落实
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于年初顺利召开。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对于激发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精神力量,增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使命意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代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一是深刻领会“一个目标”,就是建设“第一个南大”、推进“双一流”建设,在认清“叁步走”发展路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增强把我校早日建成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世界点赞、让社会称道的卓越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和信心。二是深刻领会“两个硬核”,就是“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通过质量、动力、效率变革和全要素质量的整体提升,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叁是深刻领会“叁个对照”,就是自觉对照总书记对于建设“第一个南大”的要求、“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自觉从“自身强不强”的反思中补短板、从“贡献大不大”的比较中强弱项、从“世界认不认”的审视中知不足,进一步明确奋进方向和主攻难点。四是深刻领会“四个深化”,就是深化对学校发展阶段性特征、主要矛盾表现形式、工作推进思路和预期结果的认识,增强工作围绕质量做、投入围绕结构调、资源围绕内涵配、政策围绕效率定、措施围绕目标走的自觉。五是深刻领会“五大战略”,就是突出质量提升这一永恒主题,持续做大做优做强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鲜明“静悄悄地创新、热腾腾地奉献”这一办学特色,弘扬“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这一优良传统,实现各校区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效益提升、协同发展。六是深刻领会强化政治建设等党建“六项要求”,全面提升管党治党水平。七是深刻领会基本建成苏州校区等“七件大事”,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八是深刻领会坚持立德树人、打造一流队伍、建设高峰学科等“八项任务”,全面增强办学治校本领。上述八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原汁原味学、结合实际学,方能深刻领会要义、准确把握实质。
我们要积极营造精准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良好氛围。各级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主题,总揽全局,兴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校院各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开辟专栏、专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良好舆论导向。组建宣讲团,制定宣讲计划,准备宣讲提纲,有计划组织宣讲,帮助全校师生员工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代会精神。全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在前、用在前、落实在前,以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切实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思想创新、开拓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让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相匹配,让自己真正成为建设“第一个南大”中的“第一人”。院系部处要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敢于“压担子”、谋划“金点子”、闯出“新路子”,在创建“第一个南大”中率先建成“第一个院系”“第一个部处”,推动各项工作展现新气象、再上新台阶。
四、强化“叁个抓手”,着力补短强弱
强化“高峰学科建设年”这个抓手,打开新天地。南大若要破解以次优地位争取最优人才、较小规模作出较大贡献、有限投入满足无限期待、先行优势助力后发先至、已有辉煌赢得持续辉煌等突出性问题,就必须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打好学科建设评估“翻身仗”。高峰学科倍增是硬要求,没有选择,没有退路,没有侥幸,既要心中有数,还要心中有谱,更要心中有招。唯有自加压力,与自己过不去,学科评估才能过得去。唯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有限可能变成更多可能,才能真正实现“以内涵一流支撑指标一流、以心中一流表征内涵一流”。实现“高峰学科倍增”的关键是以动力倍增促进能力倍增,以能力倍增推动绩效倍增。一是把好“方向盘”,“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以追求卓越的初心激发动力、勇担责任的使命激增动力、同舟共济的氛围激活动力。二是牵住“牛鼻子”,通过谋准统筹,防止南辕北辙;通过资源优化,克服各自为政;通过高效执行,解决“既说得好,更做得好”的问题。叁是奏响“奋进曲”,全力做好应对第五轮学科评估各项工作,实现高峰学科建设“四大目标”,在首轮“双一流”建设验收评估、江苏省优势学科中期评估中取得好成绩。
强化“国际合作突破年”这个抓手,开创新局面。目前我校国际合作水平和学校发展水平、国际合作地位与学校所处地位、国际合作能力与学校综合实力不相匹配,这已经成为建设“第一个南大”的突出短板和明显弱项。今年以“国际合作突破年”为抓手,重点就是以理念突破推动体制突破,以体制突破推动工作突破,以工作突破推动绩效突破,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变权宜之计为战略举措、变顺其自然为主动所为、变零打碎敲为综合发力、变项目合作为创办学院,推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运转模式的转变。创建中德法学院,争取2021年招生,形成本硕博一贯制办学新实体;以建设苏州校区为契机,积极推动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联合共建高水平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谋划共建创新学院。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建设,提升联合培养与双学位项目数量,设计启动一批留学生硕士学位项目,打造“留学南大”品牌。重点推进高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建设,构筑全方位开放办学新体系。
强化“治理能力提升年”这个抓手,回应新挑战。大学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推进我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推进南大人素质、特别是南大干部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一支拥有牢固的制度自信、高度的制度定力、强烈的制度执行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显得愈发关键、愈发迫切。“治理能力提升年”的重点就是聚焦干部执行能力的提升。一是聚焦系统治理能力的提升,科学划分校院(系)权力界限,确保职能到位,执行不留死角,实现治理主体从学校包揽向学校主导、校院共同治理的转变。二是聚焦依法治理能力的提升,加快健全以《911制品厂麻花章程》为核心的校内规则制度体系,让依法治理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基本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处事规则,实现治理方式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的转变。叁是聚焦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和支持党外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切实发挥“两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实现治理手段从单一操作向综合运用的转变。四是聚焦源头治理能力的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按照“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精干高效、统一规范”的原则,完成学校党政管理机构改革,实现治理环节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的转变。五是聚焦信息化治理能力的提升,深化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南大特色“智慧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基础数据标准、公共基础数据库、重点业务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着力消除信息孤岛,助力学校信息化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
五、强化使命担当,完成“十大专项”
今年是“十叁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任务十分繁重,必须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集成力量,高质量地完成建设教育部党建示范高校和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工建设苏州校区和推进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高峰学科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拓展“第一资源”开发成果、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改革、扩大“熔炉工程”建设成效、做好民生保障等“十大专项推进工作”,推动南大事业发展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以超前的战略思维,科学制定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按照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编制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深刻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深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规律,科学研判中国高等教育变革趋势,精准分析南大当下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校园基础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机遇和挑战,提出符合南大办学实际、面向未来发展需求、融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的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各院系要研究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和行动举措。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系列子项目规划以及各院系的发展规划,要相互呼应,具有可操作性,既要“看得远”,更要“落得实”。
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开工建设苏州校区。“天予不取,必遭其咎;时予不应,反遭其殃”。建设苏州校区,是超常决策、超常速度、超常规划、超常投入的破局之举、开拓之举、振兴之举、跨越之举、强身之举。全校上下要强化机遇意识,善于乘推波助澜之势、借如虎添翼之力、收锦上添花之效,把苏州校区打造成为学校发展的增长极、体制创新的试验田、擎天人才的集聚地、国家战略的服务区、高端国际合作的桥头堡、政产学研交融的大平台、南大理想的新寄托。根据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同等标准、错位发展、创新机制、世界一流”的理念,统筹协调好苏州校区与现有校区的功能分工,科学编制苏州校区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坚持智能化、生命化、人文化、集约化、国际化的定位,突出高品质、高特质、高颜值的追求,达成大气、宜人、养眼、适用的校园建设整体效果。建立“党的领导+南大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模式”的运行体制和机制,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联合学院,以“高端化+市场化+国际化”招聘一流师资队伍,争取2022年正式招生。完善《911制品厂麻花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战略合作暨911制品厂麻花苏州校区建设协议》的补充协议,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稳步推进金陵学院转型提升。
以宽阔的民生情怀,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对雪上加霜的就业压力,强化雪中送炭的大爱情怀。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下行的迭加影响,就业工作呈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严峻形势。既然我们选择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就只顾风雨兼程”,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精品化就业指导、精细化就业管理,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面对千姿百态的就业需求,强化千方百计的精准施策。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网上就业服务能力,组织网上就业大市场、优化网上就业服务、强化线上就业和创业指导;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补充教师队伍、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增加深造机会、适当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等。面对时空集中的就业特点,强化资源集聚的推进方式。分工负责、校院(系)联动、全员参与、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就业活动,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进展,帮助毕业生解决困难和问题。
以不懈的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各项改革。创新推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认真贯彻《对于规范高等学校厂颁滨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破解“五唯”顽瘴痼疾。创新推进管理服务机构改革,制定南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创新推进财务治理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对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加快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创新推进以目标导向、任务导向、绩效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完成宽带细分的薪酬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任院长、系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实施院系、机关部处、直属单位考核方案,让流汗者得实惠,让优劳者得优酬。
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党建水平
完善领导体制和机制。坚持不懈地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程序,认真执行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书记校长专题会议事规则,建立和完善调研准备、意见表达、决定形成、制度执行、反馈调节、绩效考评、责任追究、学习提高等八项机制。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坚持解放思想用干部、用解放思想的干部,担当作为用干部、用担当作为的干部,公道正派用干部、用公道正派的干部。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确保学校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任务,加快形成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的工作机制。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分类进行专题培训,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深入落实“第一资源”开发大会精神,以“头雁工程”为牵引,以“擎天计划”等计划为支撑,深化卓越引领的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人才培养和引进责任制,完善与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院系人才人事工作日常考核指标与特色工作成效测评指标体系。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和党外干部梯队建设,启用“政协委员之家”和“统战之家”。落实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继续推进教职工帮扶慰问、大病互助等暖心工程,推动“教工之家”建设,力争在江苏省和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打造南大基层党建“强基固本、守正创优、引领示范”叁级动力体系,巩固提升“支部建设落实年”成果,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提质增效。深入推进院系级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重点创建培育校级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加强部、校两级项目建设,做好第叁批教育部党建示范高校申报工作。举办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专题研讨班,定期举办院系级党组织书记论坛。强化院系党委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规范性和力度,加强对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职责界定,提升政策执行水平。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教育部直属系统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暂行办法》,突出精准问责,规范权力运行。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制定出台《911制品厂麻花对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办法》,做实政治监督、做细日常监督。开展校内第叁轮、第四轮政治巡察工作。建立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组织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防止“打着灯笼撞墙,拿着文件违纪”,提醒干部“干事可有个性,守纪不能任性”。精准运用监督执规“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后勤服务集团党委和科技产业集团党工委设立纪委书记,制定《对于加强二级单位纪委建设的意见》。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强化风险意识、守住风险底线,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时刻紧绷“安全弦”,思在眼前,虑在长远,行在当下,做到“不折腾”。目前,学校疫情防控仍处于紧要关头,要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漏点漏洞,防止出现管涌冒顶,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今年也是“两个评估”迭加的敏感节点,极易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热炒。要密切关注常规性风险点,比如意识形态领域、校园安全生产以及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做好提前防范,细化应急预案。
高原之上,高峰在望。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不仅是时间的变局、空间的变局,更是机遇的变局、挑战的变局,我们既要有鉴往知来的历史感、优胜劣汰的危机感,更要有抢抓快抓的紧迫感和敢于担当的使命感,以继续赶考的心态、接力奔跑的状态、不懈奋进的姿态,抢抓战略机遇、与时间赛跑,拿出必胜信心、向困难宣战,增强竞争优势、同强者过招,汇聚强大合力、为发展赋能,增强“在南大,再大的事儿都不难!”的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出神入化“再奋进”、出类拔萃“收好官”,为建设“第一个南大”、推进“双一流”建设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不寻常的贡献、实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