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15日 16 版)
编者按
年度十大学术热点既可谓一年来学术研究的纪录,也是对现实社会焦点问题、深层问题的折射。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与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现已评选出来,今予公布,以飨读者。
热点1: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研究
■入选理由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提出一年就吸引了多学科的共同关注,学界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了理论建构:1.中国梦提出的意义和背景。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高度评价了中国梦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从纵向来说,中国梦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是紧密相连的。许多学者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来阐释中国梦的历史传承,强调了改革开放前30年创造的财富和积累的经验为国家改革开放后的爆发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许多有益思想是当今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应该加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横向上来说,比较分析了中国梦与其他大国梦在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上的区别,强调了中国梦的世界意义。2.中国梦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围绕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学者们对中国梦的内涵作了多维度考察,从不同侧面剖析了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叁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和有机联系。3.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在宏观层面,集中探讨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梦的根本方向和价值指标,中国梦的表述实现了话语体系的转换。在具体层面,将中国梦与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相结合,落实中国梦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方面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4.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要想把中国梦变为现实,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清醒面对一系列挑战。学者们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实现、叁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的实现、实干兴邦与中国梦的实现等多个维度探讨了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专家点评目前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深入和拓展:一是进行多维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如从历史、现实与未来,国家、民族、社会与个人,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与国内等不同视阈进行学术研讨;二是继续深入研究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和重大意义,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价值诉求、目标要求和现实路径;叁是加强对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思想的学术史研究,夯实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研究的学术根基,彰显本研究应有的学术价值。
(点评人王顺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热点2: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
■入选理由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日趋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学界的反思与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并实现分配正义,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有关讨论近年来持续升温,到2013年成为一个热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问题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理层面,学界关心的是马克思主义究竟讲不讲公平正义问题,以及所讲的能否用于探讨和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否定论者认为马克思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时消解了正义观念,相反的观点则认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正义要求持明确肯定态度,由此形成了争论。2.深度挖掘马克思的理论资源,探讨分配不正义现象存在的社会根源。3.探讨分配正义的实现,指出实现正义分配的根本途径在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分配原则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4.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异同,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反观其理论得失,拓展应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资源。
■专家点评从2013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虽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还有一些深层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例如,分配正义所讲的“正义”是一种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再如,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能否直接用它来解释当前中国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如若不能,那能否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再有,自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以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基于“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他们的理论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分配有无借鉴意义?这些深层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点评人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热点3: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届叁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启幕。一年来专家学者围绕这项重大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1.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成就,揭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2.深入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清晰界定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沿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条改革主线,破解和消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4.寻找和开拓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5.研究构建可持续的改革动力机制和新的利益调整机制,有效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共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等等。
■专家点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战略研究作为2013年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热点。首先,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问题对于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问题涉及范围较广泛,从经济学研究涉及的文献来看,除涉及宏观经济问题外,还涉及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有公司与国有资本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与劳动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最后,到目前为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同观点的争论,还需要通过今后深入的讨论和调查研究来逐步达成基本共识。
(点评人左学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4:大数据国家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从学术界层面来看,2013年学者对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刻,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考量,围绕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1.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的意义。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将会影响国家的方方面面。2.大数据国家战略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大数据研究平台、大数据良性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链等。3.确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明确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收集、储存和分析工具及技术,并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安防、医疗、卫生、教育等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4.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战略。大数据安全问题既包括上至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下至数据库、公司以及个人等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包括来自法律、政策、标准、技术等层面对于安全的研究。同时,海量数据的汇集无疑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应该从政府层面制定完善的法律条文,从行业层面制定严苛的行业规则,从技术层面保证信息安全,也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专家点评大数据国家战略成为年度学术界热点议题,反映了信息时代大数据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首先,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日等国已经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大数据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其次,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集中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是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的空间。第叁,大数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大数据的出现,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深刻的商业变革。在商业模式上,对商业竞争的参与者来说,大数据意味着令人振奋的业务与服务创新机会。目前,百度、谷歌、阿里巴巴等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发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探索对于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点评人卢小宾,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
热点5: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
■入选理由为回应互联网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行为模式重构,学界近年来对网络社会的研究持续加强,并出现了新的问题意识、理论概念和研究范式。相关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社会变迁层面探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时代,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再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虚拟社会”。这一全新社会呼唤着重新审视网络时代的新型社会结构。2.更加积极地探讨互联网在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涵义。互联网在中国不只是一种技术平台,同时也具有改变了以往社会关系的平台意义,因而,互联网在社会群体性事件、环境运动、慈善捐赠等具体领域的研究愈加深化。3.“网络反腐”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众网络参政议政的热情,为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网络语言、网络思想等线上文化研究占据一席之地,通过解析其出现缘由、表现形式和背后内涵,认为线上文化能够折射现实社会的种种深层问题,具有重大意义。5.虚拟社会治理研究持续升温,一些网络“大痴”落网、对网络谣言加强管控等社会现实,刺激学界进一步探索规范网络社会秩序的可行性。
■专家点评毋庸置疑,网络时代正在对当今的社会结构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包括网民(传统社会统称为个体)之间的互动重构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创新了人们的利益诉求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等等。当然,网络语境下的虚拟社会毕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不完全是颠覆,因此它也会反映现实的社会结构形态。鉴于此,对于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会治理不仅考验着全社会从容应对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变化的勇气,同时也是检验着其社会治理的智慧。
(点评人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热点6: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入选理由有关城镇化问题的讨论,这些年一直都在持续。2013年,学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角度,从不同层次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主要集中如下: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其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3.新型城镇化要统筹“新四化”发展,平衡多方面关系。4.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大制度变革,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充分互动。必须健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专家点评新型城镇化问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和全局性的意义,它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广泛的、深刻的综合关联效应。新型城镇化必须研究农村、农民、农业经济问题,而它们可能是中国未来学术研究取得突破的领域。这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2013年学者们关注热点的深层原因。
(点评人郝旭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热点7: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助推法治建设
■入选理由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我国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立足我国国情,进行“改革顶层设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成为党的十八大后亟待探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2013年围绕这一议题,学术界展开了充分的理论研讨:1.在权力配置方面,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2.在权力运行方面,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统筹协调政府等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3.在权力监督方面,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和狱务公开制度建设。4.在司法系统内容管理方面,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5.在权利保障方面,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规范大案、要案办案程序,实现个案正义和社会公平,等等。
■专家点评2013年度,中国的法学界和法律界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数量不少的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章,也召开了数量不少的专题性研讨会,形成了法学界的一个学术热点。到了11月,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和任务,这将会成为下一步中国法制建设尤其是司法体制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方面,也会成为法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点评人刘作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8:“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涵探索
■入选理由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作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推动国际和平共识的达成、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和国际制度的改革朝向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目前研究情况大致如下:1.对“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内涵和意义的阐释。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国际关系“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精神,学者们从大国之间对外关系的时代要求、战略出发点与归宿、现实利益与分歧、相互关系的复杂程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大国关系的不同,深刻剖析了“新型大国关系”所具有的“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等多重内涵;2.以中美关系为案例的研究。涉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必要性,指导原则,构建的路径及影响因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未来设想等。3.将新型大国关系的思维拓展到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间关系的经验研究以及国际治理的语境中,发掘与传统大国、新兴大国、周边大国、地区强国等在内的大国之间关系的新内涵、新特点,使得“新型大国关系”理念更带有全局性,充实了中国多边外交的新理念。4.强调中国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核心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和合”外交、“共生”原则、“天下体系”等智力资源以丰富西方主导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
■专家点评“新型大国关系”之所以成为2013年中国学术热点,主要原因有叁:一是因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将“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中国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的重要目标;二是因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为本年度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叁是因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急需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实践创新,由此激发中国学界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展开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
(点评人袁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热点9: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
■入选理由2013年,中国当代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被提升到比以往更为关注的层面上来讨论,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与研究中国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在异域不同语境下的翻译与接受现象。相关学者采用统计列表、问卷调查、抽样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当代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的不同语种翻译与接受现象做出了初步的研究分析。2.一部分文章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翻译的推动下在海外所遭遇的如何传播的问题。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书写不再是作家本土化的私语性表达,而是在文学创作的自觉中能够把支撑民族自信的文化风俗及其世界性元素整合为一体,这种世界性书写对于把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为多种异域语言提供了最大且恰切的接受性可能。3.部分学者开始从翻译研究的视域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向海外传播的问题与路径,并以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意识:如西方译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的选择立场,译者的跨国文化策略;中国当代文学向海外的传播,是依凭中国本土的译者还是依凭外域汉学家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翻译中所呈现的创造性书写与过度性书写问题;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坚守异化翻译还是接受归化翻译的问题等等。上述问题的深度化讨论已经初步关涉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翻译伦理学的逻辑关系等。
■专家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作为2013年中国学界的热点,已经取得了一些含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可以看到近百篇与此相关的报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相关的着作也有出版。所存在的问题是,这一研究热点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视域及其方法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必须要走出纯然的本土性批评,以更为宽阔的研究视域有效地面对国际学界,并且西方四十年来所积累的翻译研究理论等也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所必备的知识结构,这也要求学者们在国际工作语言上有自我调整的自觉。虽然这一热点还是初步的崛起,但其中蕴含着强大的理论蓄势,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在未来几年的持续性讨论提供了卓然且必要的准备。这也必然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最终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接轨且形成交集。
(点评人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热点10:钓鱼岛历史文献的发掘与解读
■入选理由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挑衅行动,促使钓鱼岛争端迅速升级,钓鱼岛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历史学者们运用历史学和考据学等方法,从历史文献、历史地理及中外关系史等若干领域对钓鱼岛问题进行了如下全面而深度的论述:1.学者们通过充分发掘和考证散见于中外古籍中对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及相关古地图,证明钓鱼岛最初是由中国人首先发现、命名、开发和管辖的,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学者们根据翔实的档案和史料,阐述了日本利用中国近代一系列内忧外患无暇顾及之机,非法窃取钓鱼岛的过程,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歪曲历史的行径。3.学者们对与钓鱼岛问题密切相关的琉球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考证对于钓鱼岛的所有文献记述,无不证明钓鱼岛一直被记载在中国海疆之内,并非“无主地”,不是琉球的一部分,更不是日本的一部分,而是中国的领土。这些都为中国拥有钓鱼列屿主权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专家点评钓鱼岛问题由于涉及国家主权和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其敏感的现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也成为过去一年来中国学界研究的热点,一年来有大批新的学术成果面世,涉及历史、国际法、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在这些研究当中,引人注目的是对钓鱼岛文献的发掘与解读,学界不满足在寻求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地理依据方面的论述,对与钓鱼岛相关的中日关系、琉球问题等也纳入研究视野,在此基础上把钓鱼岛问题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新秩序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这种“问题意识”在钓鱼岛历史文献的发掘与解读中起着导向作用,除了为中国拥有钓鱼列屿主权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外,还推进了钓鱼岛及其相关问题在学术上的研究。
(点评人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