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论园地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文化建设的――学习《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2-02-27 点击次数:
           2012年02月27日    人民日报    陈晋
     
           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出版了《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摘编》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以及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八个专题,辑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鲜明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决策,是当前形势下科学引导和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简明扼要的文献读本。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如果要问,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是怎样领导文化建设的,我以为,读这本《摘编》,能获得不少启发。
     
      第一,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作用,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认识前提。文化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为此,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在重视发挥文武两条战线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就明确把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因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在他主张的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又专列一条“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进而把文化建设纳入具体的事业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启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快,“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由此,他始终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说这一手也要硬。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江泽民同志提出,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推进改革,越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根据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深入交融的发展趋势,他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更加具体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而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西强我弱的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胡锦涛同志还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凡此等等,充分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实现思想文化的新觉醒,领导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认识上的一个前提,就是始终把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放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战略高度来强调,并且不断有新的判断、新的角度、新的认识。
     
      第二,牢固树立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思想指导。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并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灵魂精髓和前进方向。我们党过去讲建设新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今天讲建设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旨都在强调文化的前进方向,里边都有明确的内涵。诸如我们党先后指出,文化建设要有叁大属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叁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叁种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树立这些文化前进标杆的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强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文化建设,特别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以后,进一步把文化建设的精髓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很明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最深刻的经验和最大的思想优势。
     
      第叁,坚持落实文化的服务对象,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文化建设要有扎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上说来,就是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文化建设就会缺少源泉和动力,就会缺少代表性,就会不接地气,成为空中楼阁。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邓小平同志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科学关系,宣示了我们党在“为了谁”这个问题上的鲜明立场。这就是,文化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用今天的话来说,重点是为基层群众服务。在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时代的要求,我们党对文化服务人民这一根本立场,与时俱进地作了多方面的发挥和落实。例如,从文化建设总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上讲,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特别是“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角度讲,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从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上讲,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来讲,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从文化创造的动力源泉上讲,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从对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上讲,要“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文化事业项目的安排上讲,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从文化建设成果的评价上讲,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凡此等等,说明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在各个方面无不是以人民为中心,从服务人民的立场和需要出发,由此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第四,自觉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一样,有其独特的规律。掌握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领导文化建设,光凭满腔的热情和良好的愿望,光有正确鲜明的思想指导和人民立场,还不行。如果违反了文化发展规律,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期待,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自觉地探索和总结,进而把握、遵循和运用文化发展规律,并及时地把对文化规律的认识转化为党的文化方针和政策。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同样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摘编》当中。比如,在对待传统民族文化的问题上,有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在对待外国文化成果的问题上,有大胆吸收,洋为中用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等;在如何繁荣文化艺术的问题上,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在对待自然出现的各种文化倾向和现象的问题上,有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抵制庸俗低俗媚俗文化风气等;在文化领导方式上,有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抓方向、抓队伍,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等。特别是在如何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和繁荣的问题上,提出“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的重要判断,明确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任务,提出要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上下功夫。以上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方针政策,说明我们党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自觉地完善领导方式,不断丰富领导文化建设的途径,着力提高做好文化工作的能力。
     
      梳理和重温《摘编》反映的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这些特点,实际上也是学习和体会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珍惜和运用这些宝贵经验,可以增进和丰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