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911制品厂麻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举办2024秩年校友返校活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以下简称“霍大SAIS”)院长、美国前副国务卿吉姆·斯坦伯格(James B. Steinberg),霍大SAIS荣休教授、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大卫·兰普顿(David M. Lampton),资深主持人、名博主、畅销书《谁在误读中国》作者杨锐等嘉宾出席活动,来自中美中心、霍大SAIS及欧洲中心的150余位海内外校友重返校园,欢聚一堂。开幕活动于19日上午在中美中心西报告厅举行,中美中心中方主任李晓蓉和美方主任魏亚当(Adam K Webb)共同主持。
吉姆·斯坦伯格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尽管当前中美关系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两国之间始终联系紧密、休戚与共,这种关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生活与福祉,更关乎全球人类的共同利益。他指出,中美中心通过对政治、能源、环境、经济、法律等多个关键议题的广泛涉猎,积极促进了中美两国间的交流与理解,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搭建了重要平台。斯坦伯格还特别感谢中美中心教师的杰出贡献,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独到的见解与开放的态度,不断推动中心在文化交融、学术创新及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美两主任致欢迎辞。李晓蓉对从世界各地返回中心相聚的校友表示感谢,并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形容中美中心与校友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中美中心以其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助力学生不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校友们在各自领域中大放异彩,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包容、友好的中心精神,不断为中美中心的发展注入活力。她提到,中美中心始终坚持学术自由与开放融合的价值观,未来也将在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加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关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魏亚当在致辞中提到,当前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全球化问题持续发展,中美两国应当以更为积极、友好的态度抓住交流的机遇,共同迎接未来挑战。而中美中心作为学术交流基地与文化互动平台,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自中美中心成立以来,一届又一届具备全球视野与责任感的中心人走出校园,为建设更和谐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美中心两主任与座谈嘉宾杨锐(左一)和大卫·兰普顿(右二)
在“中美关系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为主题的座谈交流环节,大卫·兰普顿与杨锐分别作主旨发言。大卫·兰普顿强调,中美中心为两国学生提供了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平台,树立了学术与人文交流的典范。他表示,在看待中美关系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应关注双方之间的合作成果与共识,保持开放心态,以建设性眼光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同时,他还指出,非政府组织、学校、个人等多层次多维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只有在各个层面加强中美两国的交流互通,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杨锐则指出,当前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各具优势,但各自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挑战,关注重点与安全考量各有侧重。因此,中美之间更需跨越“信任鸿沟”,加强经贸与科技交流,同时推动人才互通与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之间的沟通与理解,缓解误解与偏见,为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两位嘉宾与听众就如何改善中美信任赤字、发挥媒体叙事积极作用等展开深入的交流讨论。
19日下午,校友职业分享会在中美中心匡亚明报告厅举行,中美中心1993—1994证书班校友、哈药集团总裁林国人,1993—1994证书班校友、Mayer Brown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芦贵平,2003—2004证书班校友、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洋,2012—2014硕士班校友、Intralink大中华区副总柯丹杰(Daniel Kollar)分享了各自的职业发展经历并与现场校友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他们强调:在明确职业目标后,需坚持不懈地努力,并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吸收新知识;充分利用中美中心提供的丰富学术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通过耐心与能力在跨国合作中实现双赢;在选定方向后,应深入探索以达到专业精通;不断尝试和实践,了解自身兴趣和优势,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探索可能性,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中心还举行了硕士生论文报告会。中心在读硕士生傅佳沛、陈子懿、高梦怡(Catalina Gonzalez Mojica)进行论文汇报,傅佳沛聚焦电动汽车这一全球争夺能源转型领导权的战略性核心产业,关注产业战略制定过程与全球产业格局;陈子懿以基于宗教的族群冲突为分析对象,探讨安全化外溢的因果机制;高梦怡则通过对波哥大和深圳两座城市的比较研究,讨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城市对水资源恢复力规划的异同。校友与中心师生共同参与交流讨论。
中美中心还组织了校友午餐会、校园参观等活动。毕业已久的校友们漫步中美中心校园,回忆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同窗情谊在交流中愈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