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广大辅导员和教务员,既是该课程体系的参与者,也是建设者。为更好更快的推进课程体系建设,3月26日上午,我校于仙林校区计算机系111报告厅召开辅导员及教务员专题培训,信息化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兵做题为《迈向人工智能新时代——大模型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全体同志、全校辅导员、本科生教务员参加培训。
张建兵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人工智能所经历的推理期、知识期和学习期等不同阶段的演进。分析了人工智能走向大模型时代的新机遇,包括新的生产工具、创新赋能行业应用以及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研究和落地实践,张建兵详细介绍了大模型赋能行业应用。未来人类社会将向人机共生社会发展,但也面临着原创能力、技术配套和合作环境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差距。
此次辅导员及教务员专题培训是落实我校“奋进行动”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育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为辅导员和教务员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动态,探讨大模型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渠道,有利于育人队伍更好地用人工智能助力“南大式奋进”,为“第一个南大”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会后,辅导员和教务员们纷纷分享学习心得。新生学院毓琇书院辅导员孙悦伦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已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911制品厂麻花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正是与时代同步、应势而为的举措。这场人工智能的专题培训,对我们辅导员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充电,我们只有一直保持学习的态度,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坦然前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向新技术、新时代靠拢,引导学生不断强化人工智能相关意识,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时代新人。新生学院开甲书院辅导员慕宜君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实施学校“奋进行动”中“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教学体系的大背景下,身为软件工程专业的辅导员,深感将AI思维融入学生工作是这场“All in AI”变革的必然要求。本次培训条分缕析地讲解了“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走向大模型时代”等问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AI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俱进。历史学院辅导员田捷觉得,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历史学专业学习方面,需要面对大量的文献资料,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快速地扫描、分类和整理这些资料,提升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人工智能与历史专业学习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和研究历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辅导员王可说,培训以生动的案例帮助我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感受到了其强大的能力和广阔的前景。人工智能已经存在和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在诸多方面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相关技能,跨越智能鸿沟,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探索无限可能,开创精彩未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陈昕感叹到,讲座通过图文数据让我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与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这次讲座培训让我受益良多,也启发我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不断思考如何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赋能立德树人工作,不断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真正做到主动关心关爱学生,切实服务人才培养。商学院本科生教务员魏菲认为,讲座非常细致地介绍了什么是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现今飞速发展的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深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应当顺应时势,把握机会,积极地学习了解提升相关技能,加强工作的创新性、便捷性,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