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奋进行动”,建设最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推进国家硕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与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及高校在卓越工程师项目的培养合作,12月7日至10日,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带领师生代表团30余人赴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开展“科技创新行”实践调研。
教师代表团先后走访了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等高校,以及墨睿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前沿科技前沿公司,就联合开展工程硕博专项培养、挖掘科研合作空间等进行深度交流,为开辟校地合作新领域、新赛道,塑造产教融合新动能、新优势进行积极探索。
张亮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断,此次实践调研正是对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近年来,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教育持续开展“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我们要找准结合点,搭建合作桥梁,探索创新路径,让科研的发展与国家需求相契合、与人民需求相结合、与时代环境相融合,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关键领域、勇攀科技高峰,推动学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攻克“卡脖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凸显,为建设科技强国不断贡献南大智慧、展现南大作为。
为进一步围绕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中心,在研究生价值塑造、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在学校“奋进行动”整体部署下,本次调研活动学生团队由20名来自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商学院等院系的优秀研究生代表以及博士生讲师团、研究生会的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同学们通过参加由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松山湖链接世界”(第四期)活动,在走访上述科研平台之余,还深入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等参观学习,前往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松山湖开发者村、海战博物馆及虎门炮台实践调研,切身感受松山湖“大学+大科学装置+龙头科技公司”发展模式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湾区融合”鲜明特色。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深度实践调研搭建起了解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倾听各方声音、分享彼此见解、共同探讨城市未来发展与科技创新进步方向的宝贵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有助于同学们激发内生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全球视野,心系爱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院系的导师代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及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共同参加本次调研。
学生感悟
物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思芯:
这次松山湖之旅我收获良多。参加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看看国之重器“超级显微镜”散裂中子源,而我不仅听到了专业科研人员的详细讲解,还有意外之喜——先进阿秒光源也在筹备中。作为光学专业的学生,我未来可能会考虑来这里发展深耕,无论是走科研的道路譬如物理所超快物质科学中心,还是走公司的道路譬如华为腾讯这些龙头公司。这次旅途增长了我的科研见闻,我还很开心能结识到各个领域不同高校的优秀同学,以及与南方报业的记者、松山湖管委会工作者的聊天,也让我从不同角度了解政府对人才引进和科创公司的规划,这些都对我的未来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朱瑛:
这次通过“松山湖链接世界”活动参访了散裂中子源等研发机构和公司后,体会到了这里“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独特魅力。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近距离学习接触了实现万物互联的云上科技和惠及生活的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同时也感受到了松山湖对于科创人才的重视,“来松山湖工作只要拎个包就行”,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解决了每个来这里的青年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无限机遇与可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吉胜:
有幸来到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调研走访、参观学习,精益求精、专业严谨的行程安排使我们接受了全方位的科创教育和思想洗礼,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我们感受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表率力量;探访中国散裂中子源,我们学习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
此次走访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南大青年,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府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高俊丰
科创报国,青年担当。本次科技创新主题调研,我们走进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国重器、科研重地,聆听科研工作者的先锋故事,见证了大湾区的速度,领略了东莞城的热度,感受了松山湖的温度。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嘱托,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矢志创新创造,勇攀学术高峰,努力在立足专业所长、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在营造科研学风、引领南大青年投身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再创佳绩,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