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曳在水中全身布满纵纹的斑马鱼、长着透明翅膀的红眼和白眼果蝇、多种肤色的小鼠和大鼠——这些在实验室里的“小动物”,却是撑起人类生命健康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英雄”。5月27日,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举办了以“走近科学实验背后的‘孤勇者’——实验动物”为主题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南京本地的百余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共计300余人,一起走进研究所,近距离地认识和观察了这些为人类疾病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幕后动物英雄们。
在活动中,研究所的科学家和志愿者们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实验动物背后的故事,还把这些小小的“大英雄”们从幕后请到台前,邀请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用显微镜等实验仪器从科学家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些实验动物。
在动物展台前,几个小学生围在显微镜前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刚刚出生的斑马鱼,一边听着活动志愿者对斑马鱼生命形态的讲解。“我今天看到了无菌斑马鱼,不仅觉得它可爱,更体会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安若晴接受采访时说。
“在动物园里,小朋友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生物的多样性,而在研究所的活动中,希望他们更多体验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些模式动物,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幕后英雄”,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李颜表示。
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学科研机构,致力于利用多种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研究所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号召举办的特色科普品牌活动“实验室开放日”,以“模式动物”为焦点已举办了九届,共吸引了近千名中小学生及其家人走近了生物科研的“第一现场”。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俗语‘苍蝇、老鼠人人喊打’,但在模式动物研究所里,果蝇、小鼠、大鼠却是我们珍贵的研究对象,因为这些动物在基因上和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了人类的某些疾病,从而有助于找到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法”,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副教授万国强说。
从2008年开始,依托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建立的“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年间已成功开发和积累了包括大小鼠、斑马鱼、果蝇、线虫等多种特色人类相关的模式动物,同时也开发了新型类器官高通量药物筛选评价模型,完成了多项成果转化。目前,所内已经建立了国内最完整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库。此外,该实验室还致力于基因组改造及疾病模型分析等核心技术,在分子,细胞,器官和个体水平对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调控机制和治疗靶标等方面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副教授林兆宇举例说:“比如,我们用小鼠模拟了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调控因子和机制;我们也用小鼠模拟了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和功能;此外,我们还用小鼠模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抑郁症等神经系统性疾病,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神经元类型和活动。”
在开放日活动中,研究所还向中小学生的家长们开办了科普知识讲座《免疫细胞如何对抗病毒》《脂肪肝》和《线粒体与代谢》。
“研究所坚持做开放日,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启蒙下一代生物学家’的使命——让小朋友们尽早接触生命科学和体验科研,产生对生命奥秘的惊叹和对探索未知的兴趣”,李颜表示:“就像前段时间火的那首‘挖啊挖’儿歌,希望今日在他们心中种下的兴趣种子,在未来能开出特别大的科学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