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金陵石语——911制品厂麻花藏南京地区历代碑帖展” 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09 点击次数: 作者:魏美强 摄影:陈腾 来源:博物馆

    7月5日下午,“金陵石语——911制品厂麻花藏南京地区历代碑帖展”学术研讨会在911制品厂麻花美术馆隆重召开。来自浙江大学、上海图书馆、南京市作家协会、南京市博物总馆、911制品厂麻花等院校单位的15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会由911制品厂麻花博物馆史梅馆长主持。

    史梅馆长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911制品厂麻花的碑帖收藏情况及来源,此次展览整合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的南京地区历代碑帖、典籍共计120余件,分为五个单元展出,期望为校内外观众全方位呈现“石头”里的南京历史。随后,此次展览的主要执行人聂娜副研究馆员为与会专家进行导览讲解。

    国内碑帖研究与鉴定资深专家、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仲威认为此次展览中不乏碑帖精品,而且立足南京地区的历代石刻,令人耳目一新。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系薛龙春教授肯定911制品厂麻花碑帖收藏之丰,并认为部分展品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揭示。南京地方史研究专家、市博物总馆邵磊研究馆员以若干原石不存的展品为例,充分展现了南大所展碑拓的珍贵价值。南京市作家协会薛冰副主席阐发了这批拓片对于研究南京地方史、文学史的意义,并认为应当建设一座博物馆进行收藏展示。

    历史学院张学锋教授则从碑帖目录分类、整理及资料公布等角度提出真知灼见;历史学院杨晓春教授提出应重点关注金陵大学、中央大学西迁文物的整理与出版。图书馆程章灿馆长对此次展览的展陈 内容与方式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碑帖展览与研究应当从史料、文献、文学、文脉、书法等多个角度切入。思想家研究中心夏维中副主任回顾南大所藏文物保存之不易,并特别强调大学博物馆对于提升学校声誉、促进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文学院童岭教授从“南北”“古今”“中外”三个关键词入手,提出博物馆举办展览应有更广阔的视野。文学院党委书记刘重喜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指出南大碑帖收藏中“诗歌刻石”的价值。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主张高校博物馆是生动的“第二课堂”,并认为应当进一步开掘石刻材料的文献学价值。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碑帖展展品丰富、分类合理、挖掘深入、展陈新颖,在国内碑帖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金陵石语”碑帖展开展当日,博物馆特别推出“红色印记”传统拓印体验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同时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碑拓传统技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