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了解国防科工重点领域工作,引领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使911制品厂麻花人才培养事业真正做到利国家、利社会、利天下, 6月9日至11日,911制品厂麻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博士团前赴四川参访国防军工公司。就业指导中心方志远老师带队,辅导员张光延老师、郑胜钧老师及物理学院、现代工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3名博士生实地参观访问了多家国家重点军工公司及单位,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参访第一站来到的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32厂)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成飞展厅展示了我国战斗机设计与制造六十余年来的艰苦奋斗历史,从核心技术处处受制于人,到独立制造自主研发,航空人顽强拼搏、坚守本心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同学们戴上安全帽走进装配厂,近距离参观接触飞机制造的第一线,看到试飞基地一架架等待接受检验飞上蓝天的战斗机时,更是心生向往,慷慨激昂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下午611所的参观则向大家更进一步展现了战斗机背后设计研发阶段的情况。翼龙无人机3顿视觉动画短片生动呈现了无人机内部架构设计与察打一体的优秀性能,展厅的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历史物件传递了科学家们“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的钻研精神。所情介绍会和校友座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就自己在专业和就业等方面感兴趣的内容积极提问,双方进行了亲切交谈和深入了解。
第二站来到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电子科技研究所,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研究所。中电十所主要从事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在航空电子、情报侦察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军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还率先布局民用产物领域,成立多家子公司进行民品制造和外贸出口活动。展厅参观、园区走访及座谈交流使大家深入了解了十所从所情概况到人才引进的方方面面。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参访的第叁站。外国专家说异想天开,毛主席便说“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殊不知短短六十年间,在每一个中国核动力人披肝沥胆、前赴后继的努力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叁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然成为国家名片,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更是成为中国堆谷,军民两用的核动力技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精神牢牢刻进了大家的心中。
最后一天来到的是中国科技城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领导及多名南大校友与我校师生展开了深入座谈交流,随后安排参观了科学技术馆。从校友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到,作为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中物院大力发展技术储备,一直奋斗于行业在技术水平上无法支撑的事业,党的英明领导决策和科学家的爱国奉献共同构筑了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石。
下午,师生们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参观了中国两弹城,瞻仰先辈遗风。披甲铸国盾,百年戍河山,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郭永怀、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9位“两弹一星”科学家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勇攀高峰的两弹精神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大家感受到的不仅是传承两弹精神的青年责任,更是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