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王泽应做客911制品厂麻花仲英道德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船山梦与船山精神”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唐仲英基金会、911制品厂麻花中华传统道德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继红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王泽应教授以建党一百周年为引,指出船山学社是湖南党组织的发源地之一,船山梦与船山精神相互激荡,彰显了船山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和文化复兴冀望。王教授分别从“晓梦”、“续梦”、“噩梦”和“筑梦”四个方面论述王船山的生平。“晓梦”指船山年少希冀通过科举实现“治国平天下”之梦,却因农民起义社会动荡而破灭。“续梦”指船山中年投身朝廷以实现“反清复明”之梦,却不幸卷入南明“党争”,复兴之梦沦为《噩梦》。最终,屡败屡梦的船山“残灯绝壁尚峥嵘”,再次“筑梦”,创新哲学理论,终成一代大儒。王教授指出,王船山的一生就是一次次遭遇梦境破碎但仍为梦想不屈不挠奋斗的一生。追梦、寻梦、筑梦彰显出的伦理意义则成为他苦难人生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源泉。
船山梦必然蕴含船山精神,王教授顺势就船山精神的集中体现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分析。第一,依人建极的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公义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主张“不以一人私天下”的公天下观念;第叁,尊生共欲的民本主义精神,主张尊重并维护民众的生命权益;第四,革故鼎新的求实创新精神,强调天地万物“变化日新”以免“腐败”;第五,敢于担当的责任伦理精神,即以道德主体性的伦理自觉落实救世情怀与天职伦理意识;第六,坚毅赤诚的自强不息精神,即以弘道者精神立身于世,留下800余万字学术着作,创世间精神奇迹。
最后,王教授阐述了船山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贡献。王老师强调,船山继承并光大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为价值趋赴的中华民族精神。此外,船山精神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亦有着独特影响,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前往船山学社听讲,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并深受其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的影响。
王教授的讲座语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举手,现场气氛活跃,王教授就船山精神对其学术和生活的推动作用等问题与同学进行了深入探讨,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