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毓琇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20 点击次数: 作者:邓泽燕 来源:毓琇书院

    5月14日上午,毓琇书院党支部成员及部分书院新生代表在邓泽燕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无锡市,参观顾毓琇纪念馆等文物单位,通过现场参观,了解顾毓琇的成长足迹,学习顾毓琇的崇高精神。

    顾毓琇纪念馆是在顾毓琇先生故居原址上设立起来的。纪念馆着重从顾毓琇先生的生平介绍、科教泰斗、文坛大家、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五个部分详细记述了这位学术大师的动人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他在物理学术、文化艺术、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高深造诣和杰出成就, 充分体现了无锡钟灵毓秀的文化特质和尚文重教的人文精神。911制品厂麻花毓琇书院便是取自顾毓琇先生之名。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断被顾毓琇先生的成就所震撼:开创了现代自动控制理论体系、倡导“国剧”、编导演出《琵琶记》(英语)、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前身国立音乐院的首任院长、完成英文巨着《禅史》和多部佛学研究专着、创作诗歌6000余首等等。同学们说道:“只知道顾毓琇先生是个伟大的人,要不是今天亲自来寻毓琇故居,听毓琇故事,很难想象怎么样才能用一生的时间完成这些涵盖文、理、艺、诗多个领域的成就。”

    顾毓琇先生更是一位真诚的爱国主义者,1919年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他曾为赈灾下乡调查灾情,访贫问苦。1932年以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的身份带领学生恭送19路军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他与蒋梦麟、胡适和梅贻琦等12名知名人士发表声明,要求政府“用全国的力量维持国家领土及行政的完整”。1945年他还参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受降典礼。1950年以后,他虽然旅居美国,但始终心系祖国,关怀和关心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973年他从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之后,多次回到祖国,与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倾谈国家大事,为祖国建设建言献策。

    离行前同学们站在门前的楹联前进行了合影。“纵堪万象推演物理玄真,横量千帆激扬艺韵诗情。”这对悬挂在顾毓琇纪念馆大门口的楹联,是这位中国知识分子一生最为传神的描写。

    随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秦邦宪故居和我国古代着名书院之一东林书院。

    秦邦宪,又名博古,24岁主持党中央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秦邦宪在此居住6年,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为弘扬秦邦宪同志的革命精神,故居内举办《秦邦宪生平事迹展览》展览,展览面积400平方米。共分为《勤奋读书立志报国》、《探求真理投身革命》、《临危受命历尽艰难》、《统战工作呕心沥血》、《新闻事业辉煌新篇》、《鞠躬尽瘁名垂千古》六个部分。展现了秦邦宪同志辉煌的一生。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表示,秦邦宪故居的参观,让大家丰富了对博古的了解,进一步了解了党初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随后参观的东林书院,由北宋知名学者杨时创建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宋明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理学传播中心和着名书院。东林书院虽一席片壤,但它在我国政治、思想、文化及教育史上均占有一定地位。东林领袖顾宪成所撰&苍产蝉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胸怀远大抱负之名联已被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东林先贤为官清廉、讲学风、讲正气、躬行实践、锐意图新及热忱的爱国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己任”的东林精神延绵四百余年而生生不息,万世流芳。

    至此,活动接近尾声。作为毓琇书院的一员,同学们寻毓琇足迹,亲赴无锡顾毓琇纪念馆,在实地探访中,深入了解顾毓琇先生一生事迹。顾先生满腔热情地追求进步、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勤奋执着、探索创新、献身祖国文学艺术事业的精神理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文明成果、并且创造性的运用的学术境界与胸怀;教书育人、师表天下、传授知识与传承文明、殚精竭虑的无私奉献精神;遵循规律、严谨治学、融通人文与自然科学所取得的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这些都是他留下的宝贵财富。顾毓琇先生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苍产蝉辫;同学们表示,回到学校后一定会和周围的同学讲好毓琇故事,一起学习毓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