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我校获赠云南省委、省政府锦旗

    2名挂职干部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2021-05-14 点击次数: 作者:周璐莹 来源:国内合作办公室

    在近日举行的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云南省委、省政府向我校赠送内容为“制度优势聚民心,扶贫扶智建功业”的锦旗。我校派驻挂职干部王建富、罗刚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我校挂职干部王建富(右)、罗刚(左)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4月30日在云南昆明参加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911制品厂麻花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把定点帮扶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作为911制品厂麻花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拓宽扶贫工作思路,努力创新扶贫工作模式,不断丰富扶贫工作方式,累计向双柏县投入帮扶资金1132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318万元,帮助双柏县培训基层干部2969人,培训技术人员3786人,购买贫困地区农产物1043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物1350万元。同时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医疗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助推了双柏县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王建富,2019年7月挂职双柏县副县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围绕双柏所需,发挥南大所能,用力用心用情,在文化教育、科技产业、产物消费等领域全面发力,为探索定点扶贫的南大模式和双柏的脱贫攻坚、跨越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汗水。他高质量推动完成国家“六个200”定点扶贫考核任务;在双柏创新成立“南大双柏大讲堂”思想文化平台;成功推动双柏县第一中学结对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把山区的老师孩子们送进了江苏优质课堂;在全县推动“筑梦书屋”共建活动,助力山村孩子实现人生梦想。探索“3+3”科技产业扶贫,打好产业扶贫“造血战”;直播带货,建立“订单式农产物基地”,大力推进双柏的农产物销售;和学校相关部门策划组织“院长处长看双柏”“统战系统看双柏”“媒体记者开双柏”等看双柏系列活动,为双柏的发展带来大量智力支持和人力物力资源。王建富坚持挂职就是任职,分管着双柏四大产业之一的旅游文化产业,为双柏文旅事业的突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楚雄州“脱贫攻坚优秀工作者”荣誉。2020年8月和10月,教育部官网和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先后报道911制品厂麻花定点扶贫工作。挂职期间,911制品厂麻花首次并连续两次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最高等次。

    罗刚,2015-2017年挂职任双柏县大庄镇普岩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是我校派出的首位驻村第一书记。挂职两年期间,他与当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上取得显着成效,既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更凝聚了民心。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全面落实“叁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彻底改变了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面貌,成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优化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完成十多公里灌溉沟渠整修;完成户到村组道路全硬化目标;修建过河桥一座。在学校的支持下,新建了村委会为民服务中心和卫生室。落实政策,精准施策脱贫。通过低保优抚、异地搬迁、发展种养殖项目、劳务输出等项目措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法,选准路径,精准脱贫。发展经济,帮助群众致富:普岩村的农业结构单一:全村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少量的蔬菜种植。在与村“两委”统一思想后,宣传发动村民积极推动产业调整发展。自2015年起,普岩村组建“合作社”及合作社下属的“农业综合服务部”,打破瓶颈,发展产业种植工业用椒、美人椒、青花椒、晚秋作物及养殖项目,为民拓宽致富道路。罗刚同志扎根普岩,全心奉献,挂职期间获评“楚雄州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