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一泓清水向北流——致公党南大总支江都水利枢纽行

    发布时间:2021-04-26 点击次数: 来源:致公党南大总支

    春风拂面,杨柳低垂,大地青翠,百花争艳。

    4月24日,致公党南大总支一行二十余人踏上了前往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江都水利枢纽的行程。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追随习总书记足迹,喜迎中共建党百年”。

    江都水利枢纽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芒稻河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1961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至1977年建成,历时16年。建有四座抽水站,共装有大型立式轴流泵机组33台套,最大抽水量达到560立方/秒。满负荷开机,叁天可以抽水一亿立方米。2002年12月27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它既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实现了“工程率先建成通水,水质率先稳定达标”的总体目标。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建设和江都水利枢纽运行等情况。目前,水利枢纽源头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二类水。

    总支二十余名党员在水利枢纽管理中心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沿着习总书记的视察线路,先后实地参观了水利枢纽沙盘,第叁、第四泵站和展览馆,详细了解了江都水利枢纽的建设和发展历史,了解到了江淮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习总书记现场讲解的致公党员、省水利厅水文局马倩局长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组织活动,并为大家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通过马局长的讲解,大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参政议政是我们民主党派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为治理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建言献策,也是南大总支具有特色的参政议政内容,有多名党员参与了南水北调大气和水环境的科研活动,有多项对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支党员们还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的中共党员活动中心,学习水利枢纽中共党员活动的经验。

    下午,总支党员们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畔的邵伯古镇参观。作为运河古镇,邵伯见证了运河的发展。运河的兴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从古邗沟到隋代大运河再到京杭大运河,是联系中国南北方的重要经济命脉。时至今日,大运河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航运、灌溉、泄洪等功能。同时,大运河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党员们为这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感到骄傲和自豪,由衷地赞叹古代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党员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时值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征途上将会有我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泓清水向北流;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时代向我们发出了召唤,我们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将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致公党省直公共管理支部、经济叁支部和致公党南京市栖霞区支部的部分党员。致公党江苏省委裘波秘书长、省委干部王运武同志也专程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