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我院出版专业部分师生认真学习“两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围绕出版业发展及文化产业相关的议题进行讨论分享,研讨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参与的师生积极性很高,思维火花不断碰撞,收获颇多。
2020级出版学博士生明蔚以全民阅读为主题,梳理了2014年以来8年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的相关内容,并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为切入点,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提出了阅读推广领域的一些重要议题,如刻板印象和阅读差异问题解决等,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2020级出版学博士生孙张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题,通过比较“十叁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中相关内容的异同,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相关国家政策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出版行业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孙张同学以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发放流动售书车为例,给出了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的方法。
2020级出版学硕士解敏以出版数字化转型和建设为主题,从规划原文解读、两会代表发言、新型内容传播方式叁个方面展开汇报,并提出了数字出版行业如何持续发展和传统出版业如何提高用户黏性两个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在自由讨论环节,2020级出版学学术硕士施笑雨从用户需求调研、鼓励用户反馈和相关平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如何提升用户黏性这个问题的想法。2018级博士生姚凯波提出,在解决教育资源公平公正的问题时,数字内容的生产、数字内容的筛选和数字内容的传播等主题是我们的重点研究对象。
最后,杨海平老师对同学们的本次汇报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杨老师简要地分析了社会资本参与内容生产的趋势及其利弊,并从中归纳了出版行业中新的研究主题;指出了数字要素市场规则的研究价值,分析了经营性文化产业投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可行性,强调了出版公司提升用户黏性、增强用户付费意愿的重要性;建议研究全民阅读可以从法律、经济、社会学等角度多维展开。希望对上述热点内容感兴趣的同学研究思考时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