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环境学院党委举办了迎接建党100周年“美丽中国红色筑梦”思创融合项目立项答辩暨支部建设交流会。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萍、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印兴波、研工部副部长李宁、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主任董婷、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办公室学生创业中心主任汤扬、中国环境报记者李苑与学院师生党员代表共同参加了活动。活动由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媛主持。
答辩会上,来自学院6个党团支部的项目负责人围绕项目背景、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进行了交流和陈述。环科系19级硕士生党支部的项目《忆百年风华不忘初心共迎新征途,望绿水青山牢记使命共建生态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开展学习党史、分赴红色和绿色教育示范基地实践走访、开展环保科普等活动。本科生党支部和环境协会联合申报的项目《生态科普实践中的传承与创新》,将带领党团员青年开展常态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的垃圾分类科普行动。环规系19级硕士生党支部的项目《坚守初心振兴富硒产业,牢记使命推动功农建设》,将立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带领支部成员对富硒之都江西宜春开展实践调研、助力当地生态健康产业振兴。本科生2018级团支部的项目《“美丽中国青春追梦人”环境学院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微视频》,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90后”“00后”眼中自己和世界的样貌。环工系博士第二党支部的项目《乡村净水卫士——农药污染物高效净化菌剂》,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指引,发挥科研优势、力争技术突破、助力乡村净水。环科系20级硕士生党支部的项目《生态文明谱新篇,美丽中国迎华诞》,聚焦基层生态环保扶贫效果,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技术帮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刘建萍在点评中谈到,环境学院党委立足专业特色、探索创新载体,于2021年2月启动了“美丽中国红色筑梦”思创融合立项活动,各支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师生联合组队,对接基层需求,开展科研实践、科普宣传。她希望各支部通过项目的开展,能够形成持续性、系统性的服务奉献模式,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献礼建党100年。
印兴波在总结中谈到,思创融合项目的立意好、方案好、讲述好,更希望项目能够衔接好、结合好、融合好,希望党员同学能够学习好、实践好、总结好。他认为,“思创融合”项目的立意很好,以支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建设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是很好的党建创新形式。六个项目的方案,围绕党团建设和专业实践展开,具有很好的引领性和实践性。他希望每个项目能够以小见大,将思想引领与生态文明建设更紧密地结合、更自然地契合、更有机地融合。最后,他希望党团员同学以此为契机,更加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向人民学习、向自然学习,发挥青年学子服务国家的力量和智慧。
经学生推荐,来自学院的六名教师党员耿金菊、黄蕾、崔昕毅、尹颖、刘蓓蓓、施鹏将担任思创融合项目和学生支部工作的指导老师。李宁、董婷和汤扬为学生党建指导老师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