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秉文书院举办“读-思-写——人一生的劳动”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09 点击次数: 作者:李宛桐、姜润坤 来源:秉文书院

    12月4日下午,秉文书院和译林出版社合作举办“读-思-写——人一生的劳动”主题讲座。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我校校友佘江涛受邀来校,围绕“为什么要读、思、写,应怎样读、思、写”,给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讲座。我校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秉文书院院长周宪等出席活动。

    为支持秉文书院成立,译林出版社慷概赠送《莎士比亚全集》《思想史》《理解媒介》《我心归处是敦煌》等100册人文书籍,让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赠书仪式在讲座前举行。

    讲座中,佘江涛以生活中的事引入主题,说明了读思写对自己的意义。他说,在学校里读书和写作是最快乐的,希望同学们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工作之余,他会在公众号“佘江涛的江和涛”上写作文章,与读者对话。他把这种以写文章为乐的写作方式比作莫扎特写作乐曲,并不在乎发表与否,最重要的是得到内心的安宁与愉悦。

    佘江涛认为,多读书能够使我们更有鉴别力,从而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有很多的思维方式,读书可以使自己发现自己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从而能够走出局限,发现更大的世界。他还强调了要多读哲学书籍,比如《西方哲学史》、朱光潜《谈美书简》;多读文学书籍,比如《世界文学选集》和文学理论类书籍等等。读这些书能够帮助我们做到哲学与文学的交融。但是,光读书而不思考是不行的,思考能够帮助阅读结构化。他说,“我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上交,除了思考权。”而写作比思考还重要。他认为,强大、丰富、稳定的人格结构比什么都重要,并以自己广泛了解精神分析知识为例,鼓励同学们进行自我分析,从而建立人格、发现自我。

    演讲中,佘江涛还对人文社科学习提出了自己的建,并为同学们揭示了读、思、写追求的两个结果。一是主导意识,要在阅读、思考与写作中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避免成为一个“晃来晃去的人”。二是要努力成为结构主义者,既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又能够对结构进行创造性的破坏。

    演讲结束后,佘江涛就同学提出的对“思”的理解、写作技巧与写作艺术性的关系、古典音乐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周宪老师为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强调,年轻的同学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然改变,通过阅读、思考与写作,我们既要学会关心社会,努力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忘记认识自我、建构自我。他叮嘱同学们,劳动不等同于劳作,身处社会大变局中,内心的定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