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省社科院院长夏锦文为我校学子专题讲授《民法典》

    发布时间:2020-10-19 点击次数: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10月15日晚,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新闻处、911制品厂麻花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国情教育课在仙林校区紫金楼报告厅举行第一讲。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以“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法典”为题进行了授课。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学院等院系的12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今年5月28日由十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叁次会议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夏锦文围绕“准确把握民法典的叁个关键字”、“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等问题进行讲授。

    夏锦文向同学们阐释,民法典的第一个关键字是“民”,意指民法典的修订植根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民法典的第二个关键字是“法”,意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环节。民法典的第叁个关键字是“典”,意指法律制定、法律汇编、法律编纂。法律编纂是解决法律的科学化、系统化、统一化的立法方式,是对我国已有现行立法的科学整理和系统纂修。

    随后,夏锦文进一步指出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实施好民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入理解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才能切实增强做好民法典贯彻实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民法典实施的强大合力。

    最后,夏锦文为同学们讲解了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民法典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把宪法确立的新发展理念融进法典,分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体现了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发展等重大成果的全景式记录和系统性表达,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代表性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性法典,是维护人民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示范性法典。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踊跃提问,夏锦文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通过本次国情教育课,同学们认真学习了民法典分则各编的亮点和创新,充分认识到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到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继续深入学习民法典,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增强做好民法典贯彻实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好地应用于学习生活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