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摆信管院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线上做客出版论坛

    发布时间:2020-04-17 点击次数: 作者:信管院

    4月10日晚,由信息管理学院和出版研究院主办的第105期出版论坛暨疫情与出版系列特别讲座第八讲依旧在线上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编审臧永清应邀作题为“困境与突围——漫谈当下的出版工作”的线上讲座。讲座由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强教授主持。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中国知网在线平台、叠站等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911制品厂麻花出版专业师生、全国其他高校的出版专业师生及大量出版从业人员观看。

    臧永清指出,此次疫情对出版业影响非常大,我们要客观准确地分析当下的出版困境,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突围。他从“疫情中及疫情后的行业形势”“ 疫情之后的出版应对策略”“疫情之后的发行应对策略”“疫情之后的营销宣传应对策略”“主营业务之外的经营工作”“面对疫情的出版姿态”等六个方面与同学、同行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对于疫情中及疫情后的行业形势,臧社长认为,疫情给出版业带来很大冲击,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导致实体书店销售大幅减少,实体书店恢复正常运营还有待时日。出版业传统的馆配活动将会转到线上,“云馆配”将成为常态,各类书展、书香节活动可能也会转到线上。从整体而言,疫情过后的出版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格局调整,上游的出版机构将有涨有落、有生有灭,下游的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对峙局面将被彻底打破。疫情对出版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出版业本来就存在账期长、利润薄的特点,这次疫情将加剧这种困境,出版社对现金流的恐惧会直接影响到对新的出版领域的投入。

    对于疫情之后出版的应对策略,臧社长指出,出版社应该在选题策划、出版节奏、编辑工作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在疫情之后的发行应对策略上,发行工作的重心应往线上转移。要坚定不移地转,实现线上销售的又好又快增长。此外,要加强对民营实体书店业务的风险评估。在疫情之后的营销宣传应对策略方面,臧社长强调,现在大家都把图书宣传工作放到了线上,但一定要对线上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找到线上宣传最有效的办法。同时要充分考虑线上宣传的二次传播,借助全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的二次推广,注重活动宣传的持久性和受众覆盖群体的广泛性。他认为,在疫情过后,数字出版会有快速增长,但不可能取代传统出版。出版社要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做好疫情后的出版工作,争取化危为机。

    讲座结束后,观看讲座的出版专业师生、相关从业人员积极提问。臧社长针对他们提出的“出版社市场化的整合与市场的繁荣度”“后疫情时期品牌连锁书店的品牌营销”“疫情期间编辑身份转换的价值传递”“疫情下对引进图书的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情况以及对数字化冲击的应对”“出版机构在抖音平台的业务延伸”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专业解答。(信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