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信息管理学院和出版研究院主办的第104期出版论坛暨疫情与出版系列特别讲座第七讲举行。译林出版社社长、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硕士兼职导师葛庆文编审应邀作题为“新形势下的译林出版”的报告。讲座由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强教授主持。讲座吸引了911制品厂麻花出版专业师生、全国其他高校的出版专业师生及相关出版从业人员收听。
葛社长介绍了《译林》杂志30余年的的发展历程,指出《译林》以翻译外国优秀小说为主,是出版社的前身。1988年译林出版社成立后,秉承“译、传承、超越”的宗旨,逐渐以出版外国文学和英语教育为主业。译林出版社秉持“五名”的出版方向,即“名家”“名着”“名译”“名编”“名设计”。“每本书封面和内容要产生共鸣,能提起读者购买力、提升图书呈现力”。葛社长认为,出版社的销售利润在文艺类出版社中长期居首位与图书的品质密不可分。
葛社长指出,译林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英语教材,引进纯正的英语语言系统,融入中国教育体系和教材编写结构,一经推出,就在多个省份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译林积极响应修订新课标,组织修订、编写新版英语教材,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在内。葛社长指出,多年来,在英语教育界特别是义务教育方面,译林出版社在全国得到了较好的关注和成绩。
疫情肆虐和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加速了对出版社的冲击、忧虑和升级,葛社长指出,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地面发行渠道受阻,这会促使出版社进一步改革。在疫情期间,译林迅速将电子版教材、教辅推送给师生,为在线教育以及教育数字化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未来传统出版社的发展需要更迭思维方式,葛社长进一步指出,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在专业化图书方向的引领下,在垂直化挖掘选题、开发图书的基础上,要用市场化的眼光和社会化的思维,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这样才能为出版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性。葛社长以教育出版为例讲到,译林出版社在做好教材服务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双语阅读推广,提升服务能力。
张志强教授对葛社长的精彩报告以及为南大学习提供实习就业机会表示感谢。张教授指出,此次讲座分享了译林宝贵的发展经验,尤其是瞄准“名家”,推出“名作”,把工作人员培养成“名编”,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据悉,疫情与出版系列特别讲座将继续邀请出版业界专家相约云端,继续用出版学术盛宴抗击疫情逆流、提振信心,为全国出版教育贡献南大力量。敬请继续关注支持!
(信管院 尹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