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信息管理学院暨出版研究院第103期出版论坛暨疫情与出版系列特别讲座第六讲继续“云端”授课,中宣部出版局原巡视员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叁版出版卷副主编、中国画报协会会长刘建生编审应邀作题为“600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图书选题初步分析”的报告。911制品厂麻花出版专业学生、全国其他高校的出版专业师生及相关出版从业人员3千多人在线观看。讲座由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强教授主持。
刘建生从湖北同事抗“疫”图书选题的贡献以及身边亲人的抗“疫”感人故事谈起,简要的说明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出版单位、机构策划的图书选题数据来源及处理情况,进而对抗疫图书选题情况展开分析。
在选题分类特点方面,刘建生认为此次抗“疫”图书选题主要包含防疫指导手册与指南、励志与心理辅导、儿童科普与中小学教材、防疫宣传、医学学术、实时防疫纪实、抗击疫情法律与政策指导、场所防疫消毒及复工复学指导、防疫与疫病历史回顾九个方面,并给出大量的图书出版案例。在时效与呈现形式方面,刘建生指出,此次抗“疫”图书在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指导下,呈现叁个特点:一是与抗击疫情动态的实际切合;二是与新闻信息情势的无间弥合;叁是与新兴媒体传播的介质融合。
刘建生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选题策划活动,充分体现了全国图书出版机构自觉、高效的奉献精神,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以本职本分的不懈努力,转变图书选题策划理念,融合创新出版理念,做出了不凡的事业。最后,刘建生从“对疫情本身的研究、对中央决策的跟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悟以及对后疫情时代的准备”四个角度谈到对提升图书出版方向的思考。“我们抗‘疫’的故事、经历、探索也要写成一部部大书,世界永流传”,刘建生说道。
张志强教授对刘局长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认为此次讲座案例丰富,更加体现了出版对社会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多位出版专业学生、出版从业人员围绕“疫情期间出版物的反响、反思与问题”“出版社抗疫图书的发行量”“疫情期间图书选题与新媒体的结合”“抗疫期间图书选题同质化” “抗疫图书的流通、发行”“此次疫情期间的图书与非典期间图书的对比”“抗疫图书的对外出版”等相关问题积极发言提问,刘建生逐个给予详细解答。(信管院 尹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