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7日下午,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学术年会暨2020年迎新会”(以下简称“年会”)于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朱共山楼成功举办。此次学术年会分为学术交流和迎新活动两个环节,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年会。
年会现场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唯书记首先代表学院致辞,对重点实验室一年来的发展表示祝贺,对实验室2020年的工作提出了期待,对实验室成员表达了新年的祝福。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夕生教授作了2019年度实验室工作总结,对实验室实验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实验室主要成果和重要工作计划等进行了介绍。
实验室主任徐夕生教授强调了实验室发展要紧紧围绕实验室的核心研究方向,凝练的重大科学问题,关注并解决国家需求问题,同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他重点介绍了“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强调关键金属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呼吁实验室科研骨干抓住机遇,借助该重大计划平台,提高科研硬实力,彰显实验室的科研水平。
实验室2019年执行的8个自主课题依次汇报了2019年的工作进展和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科研工作的思考。王小林教授代表陈天宇教授汇报了“华南钨成矿机制:岩浆、流体与实验”课题组一年来在奥成矿元素迁移富集方面开展的实验和测试工作进展;潘君屹博士代表倪培教授汇报了“南岭-武夷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机制精细解剖与找矿预测”,就他们开展的单流体包裹体测试、流体包裹体指导找矿、成矿流体年代和机制制约等方面做了汇报;胡欢副教授代表车旭东副教授汇报了“高分异稀有金属花岗岩成矿机制”,介绍他们在稀有矿物鲍-笔产定年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尤其是在华南和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吴昌志教授汇报了“东天山富铷花岗岩的成因与成矿机制”,交流了自己对于花岗岩铷矿研究的一些思考;刘显东教授汇报了“计算模拟研究进展”,强化了计算模拟在研究金属元素成矿机制中所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葛荣峰副教授汇报了“地球早期大陆起源与动力”,对地球早期大陆形成和演化汇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王孝磊教授汇报了“花岗岩形成机制与精细岩浆过程”,对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大数据库建设和花岗岩精细岩浆过程研究所做的创新性的工作;曾罡副教授代表陈立辉教授汇报了“地幔特性与壳幔物质循环制约”,指出非传统金属稳定同位素在研究壳幔物质循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会人员在听取各个报告后及茶歇期间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各课题研究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在结束严肃但又活泼的学术报告后,徐夕生对本次学术会议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大家送上新年祝福。王唯祝贺实验室2019年在科研、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并预祝在新的一年中再创佳绩。年会在轻松热闹的气氛中落下帷幕。罢丑别谤尘辞贵颈蝉丑别谤(赛默飞世尔)公司对本次年会给予了赞助。(地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