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至10日,我校“一带一路”研究专家小组历史学院于文杰教授、张敬雷博士一行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专家组就广西钦州和防城港市的丝路申遗点及其相关问题展开调研。
座谈调研
8日上午,我校专家组首先来到乌雷庙、乌雷炮台和叁娘湾,了解自汉代以来钦州地域内的相关历史事件和文献资料;8日下午,专家们顶着38度的高温来到“西坑古运河遗址”调研与考察,并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和样本;随后,专家们来到钦州经典文化的文化遗产坭兴陶博物馆和大师工作室,我校专家与坭兴陶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讨论坭兴陶的悠久历史并共同创作艺术作品。9日上午,我校专家组在钦州市文体广旅局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钦州市的文体广旅局林恒副局长和博物馆苏栋馆长及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人帡、利世民等专家们就“西坑古运河”的研究与论证,以及坭兴陶的历史研究和复兴提出了相关问题。专家组张敬雷博士就考古发掘的技术与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于文杰教授就“西坑古运河”和“坭兴陶”历史研究做了主题发言:于教授认为:“西坑古运河”和“钦州坭兴陶”的历史研究需要在“跨学科”和“跨地域”的全局性思维、方法和语境中展开。“西坑古运河”历史文献的挖掘和研究,可以放在我国自汉代以来及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大格局中考察与研究,要以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中展开调研和论证,要以钦州为中心同时考虑到合浦、防城港,考虑到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古代海上交通和交流,在国际化语境中寻找新的文献资料和新的突破。9日中午,我校专家组冒雨赶到防城港谭蓬古运河遗址,在高温和阵雨中行进了5-6公里,全身衣服基本湿透。专家组等还用有限的时间与广西及钦州和防城港市的地方志、博物馆的专家讨论法属越南时期的相关文献、文物和地方性文献资料,努力为广西的“一带一路”研究和申遗工作做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常务副局长莫志东全程陪同专家组调研并在座谈会上讲话,他十分感谢911制品厂麻花专家组付出的辛勤劳动和重要贡献,并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原局长龙洁、副局长林恒陪同钦州考察。
实地调研
在专家组调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副厅长谢日万、广西钦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潘定喜,以及钦州市文体广旅局局长罗滨先后看望了我校专家组,并就下一步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研究与建设的校地合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