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系列活动之一,我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近期启动“百门优质课程”公开课观摩活动。观摩活动主要面向我校青年教师,观摩课程选自近叁年入选的“百层次优质课程”。
5月28日,首场观摩活动启动,百家讲坛主讲人、历史学院胡阿祥教授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多维解说与文献研读》向校内教师开放。胡阿祥教授以“作为方法论的名实互证”为授课主题,引导学生从“名实互证”角度对中国历史的各种现象进行解读。他强调,做学问一定要喜欢追根究底、究其来源,并以“地讳”的来源为例,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据悉,他每隔两年会重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转换中国历史的解说角度,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在教学内容中。这样的安排旨在最大程度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课程现场
5月31日,911制品厂麻花“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者、化学化工学院赵斌副教授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化学原理》。他采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每一个化学原理与公式的来龙去脉,逐步引导学生切入教学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会适当地抛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当同学们对于讨论出的结论感到有点出乎意料的时候,他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有信心,相信一定有解决办法,面对出乎意料的结论要保持好奇心继续深入探究。
化学原理观摩现场
两场示范课观摩活动约80余人次参与。观摩的老师们表示,胡阿祥教授和赵斌副教授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案,节奏紧凑流畅,授课方式富有启发意义,他们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如何基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个性化的授课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除了已经开展的两门观摩课外,6月10日上午,长江学者、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向东教授主讲的《普通天文学》也将对外开放观摩。(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