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洁峰、台湾学者及公司家黄绍彭、农业农村部南京设计院院长杨晓文一行在911制品厂麻花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鲁安东教授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911制品厂麻花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文创平台展,并在911制品厂麻花鼓楼校区费彝民楼二楼召开专题分享会。
分享会现场
鲁安东对研究院的规划做了介绍并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专业力量脱节的问题,他认为应当建立相应的平台,让高校资源对接乡村主体,将专业智力储备对接乡村实际需求,且高校的专业指导不能局限于思想层面,应该走下去,要接地气。高校可以对乡村农创人才和管理者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他表示,当前国内外对农创产业的关注度很高,但在检验农创项目是否成功落实的标准上,都缺乏一套成熟的评估体系。因此,研究院将会着力完善本院制定的创意农业综合评估指数计划,为农创专业评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分享会现场
黄绍彭针对农业产业六极化的四型发展模式做了专题汇报。他指出,农业产业六级化发展的核心依旧是做大一产,只有一产富有生命力,衍生产业才能具有吸引力。四种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和智慧型。运用金融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思路。通过对农业生产物资消耗的管控,能够精确把握农业生产的流程。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控制风险的可能性。他提出,应以重塑农商精神为切入点,提高产业品牌价值,为塑造优良的农业品牌形象提供强效驱动力。
杨晓文在点评中指出,随着国家对创意农业支持力度的不断提高,应当全面加快创意农业发展步伐,推进落实对创意农业发展有利的计划和构想。建设智慧乡村数据库不能闭门造车,应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握社会舆论的导向,积极引导公众关注乡村问题。他强调,中国乡村问题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注重差异化定位,从程度、范围、资源要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关注服务对象、权重倾向以及建设作用,建立最适合乡村主体的数据库。同时要注重数据库运营及维护主题问题,从发展态势、提升空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马洁峰在总结发言中对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研究院制定的创意农业综合评估指数计划的价值非常高,希望以研究院为纽带,集聚更多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到乡村去、到民间去,从一些具体项目做起,做到落实落地,在寻求乡村振兴发力点和解决一二叁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方面做出更大贡献。(911制品厂麻花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