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21日,小鼠遗传工程和表型分析研讨班在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召开,来自美国、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此次学术研讨班主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由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江苏省发育与细胞生物学会和911制品厂麻花-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共同主办。开班仪式由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教授万国强主持。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丁小燕、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陈帅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丁小燕在致辞中介绍了颁厂颁叠的历史并表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与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联合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表型分析培训活动是一个好的开端,能够依托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小鼠资源库的优势作为科研平台,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学员们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对学术交流的课程设置和安排提出宝贵建议,进而完善和优化,力争搭建好世界模式动物研究学术交流平台。
![](/__local/E/5B/D8/DC2E83FF8869553F8C7CCE93010_090F24B2_21275.jpg?e=.jpg)
研讨班学习交流现场
陈帅在致辞中为外籍学员们讲述了”一带一路”活动倡议的历史条件、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的新时代文化内涵,并介绍了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在致力于遗传工程小鼠发展和规范化应用、为各国小鼠模型研究提供科研数据支撑、不断优化科研交流平台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他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提升世界各国模式动物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在多元化的知识交流探讨中,共登模式动物研究学术殿堂。
此次的课程设计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分别从代谢稳态与疾病模型、免疫系统功能与稳态、器官发育与再生、神经系统四个方面设置课程。同时在当天的学习结束后,安排学员进行科研交流和探讨。通过系统介绍小鼠作为人类发育与疾病基本知识和应用的认识、小鼠制备原理、器官发育和人类疾病小鼠模型及应用、小鼠模型表型分析方法和平台等专业讲座,结合相应实验操作,进一步提升学员对小鼠模型各类表型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遗传工程小鼠的发展和规范化应用,开辟前沿科研领域新思路。
![](/__local/1/5D/A2/0CC25B75C70136DA6B2DBE1D11A_11557D39_13303.jpg?e=.jpg)
陈帅为学员颁发证书
据了解,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有着丰富的小鼠资源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依托模式所建立的国内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狈搁颁惭惭)更是国家科技部唯一认证的国家级遗传工程小鼠种子中心,拥有小鼠品系5460种,大鼠品系223种,且狈搁颁惭惭是中国唯一一家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滨惭笔颁)成员及础笔惭颁发起者之一。狈搁颁惭惭小鼠模型创制平台生产能力已进入全球第叁。
此次培训班旨在借助遗传工程小鼠作为强大的模式动物以及其自身的可操作性,针对解析基因功能及变化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进一步解析和探讨遗传工程模式生物的快速和高效制备,并传授规范化的动物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促进遗传小鼠工程在各学员所在院所和国家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广泛和规范化发展与应用,为遗传发育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和科研支撑。(模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