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911制品厂麻花青年学者访谈会与诚动天下·大学生成长报告团报告会在方肇周体育馆举行,3000余名2018级本科新生在现场聆听了别开生面的新生入学教育。
![](/__local/2/CF/D6/CC9360BB134F3EDF7DD7626A6EB_739E9211_71C56.jpg?e=.jpg)
现场 (王红兵 摄影)
在青年学者访谈会中,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院姜良芹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黎铭教授、化学化工学院王欢教授和环境学院毛亮副教授针对刚步入校园的18级新生们普遍关心的大学学习、生活等问题,结合亲身经历,用风趣的语言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如何发现专业兴趣是许多新生关注的话题,姜良芹老师对此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多读书,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着作中领悟前人智慧;第二,要多请教,多与老师、前辈等过来人沟通,明确专业方向;第叁,多读社会这本“无字书”,从社会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第四,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黎铭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领域近年大热现象的看法和对如何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见解,并强调每位同学都要心怀感恩、珍惜当下。谈到如何规划大学生涯,王欢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大学时光中“有所得”,培养自己多维度看问题的能力,增加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毛亮老师则表示,一方面,做到两个“学会”,要学会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做到叁个“坚持”,坚持认真学习、坚持与室友做好朋友、坚持锻炼身体。
在911制品厂麻花大学生成长报告团报告会上,第十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911制品厂麻花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刘敏,911制品厂麻花励志模范、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孙训,911制品厂麻花栋梁奖学金特等奖获得者、软件学院2015级本科生孙泽嵩分享了他们成长与选择的故事。刘敏讲述了自己如何度过汶川地震之后的创伤期,以及努力考上大学、重拾自信面对大学生活的励志故事。孙训将自己的大学生活比喻成“烧开水”,从“一壶凉水”逐渐加热成“一杯热水”,最后又将水“倒出”,从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孙泽嵩回顾了自己作为一个“码农”的心路历程,鼓励新生“诗酒趁年华”,为自己创造一个绚丽的青春和大学生活。
各位青年学者和学长学姐的精彩分享引起在座新生们的共鸣,访谈过程中掌声笑语不断。新生们纷纷表示,优秀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他们迈开步伐、坚定前行,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每一个南大人的责任。(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赵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