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至20日,我校举办第一届国际组织人才暑期训练营,48位来自911制品厂麻花、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营员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训练营。训练营设置了基础课程、专家讲座、研讨交流、跨文化交流活动、实践训练等模块。营员与联合国中文班学员结为一对一语言伙伴,并围绕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学习和实践。
基础课程模块中,911制品厂麻花海外教育学院陈志红副教授、唐曙霞副教授以实际案例讲解、语言点操练等方式介绍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为营员与联合国职员的交流打下基础。专家讲座模块中,911制品厂麻花朱锋教授以贸易战、中美关系和当前国际形势为题指出,世界政治正在进入新周期,风险与机遇并存,中美贸易战考验大国崛起中对战略风险的管控能力。911制品厂麻花政府管理学院毛维准副教授辨析了国际组织、国际制度等概念框架,并介绍了国际关系、公共管理与国际法的理论路径之分。
研讨交流模块中,来自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15名职员与训练营营员进行主题分享和探讨。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主题分享上,Lee Eun Mee女士指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每个国家和个体都应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联合国考核用人及面试策略主题分享上,Dalhuijsen先生介绍了应对联合国面试的策略;在安理会维和行动主题分享上,张帆女士介绍了联合国对于维和行动的机构设置与变迁、维和军队的资金和具体工作。在国际组织有过实习经历的南大毕业生于凡和赵昕分享了各自的实习经历,并传授了实习申请、职业规划和高效学习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跨文化交流活动模块中,营员帮助联合国职员学习中文和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联合国职员则凭借自身在国际组织的工作经验拓展营员视野,提供多方面指导。实践训练模块中,营员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议题深入学习探讨并做主题汇报,内容涉及性别平等、文化遗产保护、灾难与经济弹性、教育、清洁能源、环境等方面,联合国职员听取了主题报告并与营员深入交流。
结营仪式上,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葛俊杰指出,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中国愿意参加全球治理。训练营使营员不仅了解联合国职员的能力,更了解他们的人文情怀。在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面对机会做好准备、开始改变、适应新的建构这四个人生阶段上,此次训练营都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要不断自我更新,提升人文素养,具备与世界产生链接的能力。
训练营结束后,营员和联合国职员都感慨颇深。营员吴璇说:“这两周不仅使我对国际组织的了解程度逐渐加深,更重要的是见识到了很多出色的人。联合国职员如我想象中一样,他们包容开放,尊重多样性。生命的宽度因为和这些人的相识被大大扩展了。”联合国职员Fuentes Furuya女士寄语南大学子:“因为遇到了你们,我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中国和南京。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也扩展新的视野。你们每一个人都弥足珍贵,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成长。虽然我们无法掌控生活带来的悲欢离合,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如何面对它们,我希望你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一切。最后,我希望你们前程似锦、一切顺利,遇见你们是我此生之幸。”
911制品厂麻花国际组织人才暑期训练营的举办旨在推动学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国际组织人才工作,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组织,增强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训练营得到了海外教育学院、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学生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