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摆文学院闭专题研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8-07-06 点击次数: 作者:薛泠堃 来源:文学院

    7月2日下午,文学院召开“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动员讨论会。学院各专业负责人和任课教师,以及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与会。

    会议由文学院院长徐兴无主持并作动员。他结合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本为本”的精神,就文学院即将整体实施“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七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推进“小班研讨”课的创新特点、改革前期基础和准备情况、可能出现的误区和制度保证等方面做了说明。他特别指出,这次改革的目标是“返本开新”,回归中华优秀文化中问答讲学的传统,借鉴西方大学的常规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内涵。

    徐雁平副院长系统讲解了课程改革设计方案,包括课程要求、研习推进方式、讲义提纲、评分标准、助教规则等各方面内容。他强调,七门核心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整体工程,虽然分批推进,但务必统一规划,追求整体效果。他还重点介绍了“课程参与度”测定的途径、课后管理等关键问题,特别建议把握学生课程论文的问题设想、研讨报告提纲的筛选与预审制度等关键环节,保证方案的落实细节。

    与会教师结合不同的课程特点、专业队伍情况提出建议,包括课时安排如何更加合理、课程内容如何调整、评价体系和助教招聘制度等;语言学专业的教师建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叁门核心课程之间应形成相互贯通的课程集群。教务员宋月娥通报了大类招生引起的教务改革情况,要求大家在课程信息规范化、停调课、课程成绩比例等方面适应新形势,严格要求,更加规范。

    教务处处长邵进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文学院核心课程整体改革的意义。他表示,教务处将做好支持保障工作,密切关注教改的进程,期待培育出优秀的教学成果。

    据了解,文学院一直重视本科生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0年以来两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核心课“小班研讨”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一言堂”状态,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多言堂”;教学内容由追求系统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任课老师不仅是讲授者,也是训练者和管理者,要提供大量的课外研习材料和书目,训练、督促助教和学生如何开展阅读、研讨、练习、考察、实习。所谓“小班研讨课”,既不是单纯的小班教学,也不是单纯的研讨,而是讲授与研讨相结合。主讲教师讲得比以前少,但要讲得精,讲成一个个精彩的讲座;研讨也不是漫谈,而是有系统地训练,根据课程的知识特点,在研讨时间里充分组织讨论、报告、课程论文、习题训练、开展田野考察多方面的学术训练。(文学院 薛泠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