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别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同时揭牌

    发布时间:2018-06-24 点击次数: 作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8年6月23日,“别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暨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2018学术年会在911制品厂麻花鼓楼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主办。

    会议开幕式由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罗震东主持。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周义安与“中国城市规划终身成就奖”获奖者、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崔功豪分别致辞。

    周义安指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民群体,正在努力塑造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经济体,互联网对于中国城镇化的影响巨大、深远。911制品厂麻花作为国内最早的城镇化研究机构,也是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城镇化研究单位之一,长期关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沿。自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911制品厂麻花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与实践与时俱进,从未间断。近40年来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探索新进程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具是南大规划学术研究的新使命。

    崔功豪在回顾911制品厂麻花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沿革和主要特色时强调,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科学进步的产物,也是南大规划长期以来的关注重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南大规划将密切关注城镇化的新特征,与时代脚步相一致。致辞中崔功豪教授特意对社会各界多年以来对911制品厂麻花城镇化研究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对“别城镇化”的主题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在城镇化的下半程,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城乡规划学科急需新思考、新理论和新探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深刻影响着中国城乡生产、生活的形态和格局,这是西方世界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从未经历过的,因此中国也无法找到可以模仿的案例。本次研讨会提出“别城镇化”理念,旨在以开放、创新的视野探讨互联网影响下的城镇化过程。

    揭牌仪式

    会议期间举行了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据悉,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的前身是911制品厂麻花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为顺应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及学科发展的转型,911制品厂麻花近日决定将区域规划研究中心更名为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希望以此打造一个多学科交叉、面向校内外的开放研究平台,起到整合有关资源、推进南大规划学科发展的作用。周义安书记与崔功豪教授共同为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揭牌。

    学术报告环节由911制品厂麻花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邹军主持。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红扬、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究中心主任盛振中、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绪冬、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希煜等六位嘉宾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在圆桌讨论环节,罗震东副教授以“新自下而上城镇化:中国淘宝村的发展与治理”为题作引导发言。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引导发言展开热烈讨论,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与其他参会人员进行互动,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