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梁丹丹一行以及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马兰副理事长一行来到我校仙林校区潘琦楼,与我校大学外部教授陈桦就其政协提案《关注语障儿童,让爱点燃希望》进行了会谈交流。
![](/__local/3/85/CA/36EA983F0C2311E6BC88A326FF7_A1C8E563_886B.jpg?e=.jpg)
会谈交流
陈桦教授的提案关注的是语言障碍儿童,一般指具有说话晚(语言能力落后)、发音不清、口吃结巴、语言交流障碍甚至不能说话等症状的孩子,其临床诊断大致可分为自闭症(孤独症础厂顿)、言语发育迟缓(厂尝滨)、听力障碍(聋哑贬滨)、诵读困难(顿测蝉濒别虫颈补)等。在提案中,陈桦教授指出,我国目前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7岁以下听障儿童约有80万人;言发育迟缓儿童发病率3-4%;失读症儿童发病率为3-5%。然而,有研究揭示,75%的语言障碍儿童在发展中国家没有获得所需要的诊断和治疗。针对现有不足,陈桦教授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进多学科合作研究,确保语言障碍儿童的及时准确诊断及治疗;在关注患儿同时,帮助家长做好自身心理建设;设立接受智商正常但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融合教育”的试点幼儿园或学校。
南京市民政局、教育局、卫计委、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对此非常重视,由残联牵头,几个部门共同努力对此提案进行了初步答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语障儿童早期筛查、诊治及研究工作,儿童康复机构及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工作不断推进。
会谈中,陈桦教授和梁丹丹教授从学者的角度、残联负责人从政府视角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看法,并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大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