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新技术与成功创新创业》特色双创系列课程第十叁讲在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开讲。本期课程的特邀授课嘉宾是国家“”特聘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国家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徐希平博士。911制品厂麻花精准药物创新实训中心负责人华子春教授主持课程,并向其颁发“911制品厂麻花授课嘉宾”证书。
![](/__local/F/EF/51/BF50C904FFE815491266892F87A_A060F553_896D4.png?e=.png)
华子春教授(左)向徐希平教授颁发“911制品厂麻花授课嘉宾”证书 (张瑾 摄影)
本次课程是《新技术与成功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最后一期,华子春教授对前期全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期的主讲嘉宾徐希平教授的学习和创业经历。据介绍,徐希平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副教授,美国伊立偌伊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在美任教期间曾经是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美国国立卫生院搁翱1基金最多的教授,即使在回国创业后,依然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荣获爱思唯尔旗下权威数据库“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领域第一名。
徐希平的主讲课题是“多靶点复方化学药物研发的意义、现状与展望”。多靶点复方化学药物作为全球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疾病领域的一种国际化趋势,具有通过多靶点协同效应、降低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提高依从性等显着优势,在丙肝、心衰、脑卒中预防、艾滋病等领域防治中均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中美两国十大致死疾病因素的比较,徐希平发现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死亡杀手”,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同时,西方国家的脑卒中死亡率在不断回落。因此,徐希平决定将基础科研成果运用中国人群健康的重大需求中。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家1.5类新药“依叶”,在高血压防治与脑卒中个体化预防的循证医学研究中,探索出了一条复方新药创制之路,为有效预防脑卒中提供了重要工具。他研发的新药已经被载入国际、国内脑卒中和高血压防治指南,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础级证据”(最高级别证据)和“滨级推荐”(最高级别推荐),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希平强调,生物医药支出增长永远高于骋顿笔的增长,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在制药业研发投入回报率不断降低的同时,改良型创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却有了提高,贵顿础对复方创新药有优先审评的政策。临床研究、循证医学是新药创新的重大平台,医药研究的本质要回归到大众的生命与健康需求,研究最终要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中国医药研究已从“跟跑”发展到了“并跑”,并正向“引领”发展。
在课堂提问交流环节,徐希平对大家提出的有关复方药、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他说,中国脑中风与西方国家差别较大,这与叶酸缺乏、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复方创新药“依叶”研发的思路充分考虑到中美个体差异,包括基线叶酸水平和基因型、最敏感的适应症以及一级预防。精准医学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大有用武之地,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现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其防控多需要持续终生的大背景下,精准医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徐希平鼓励学生要培养独立设计课题和培养思考课题的能力,要多与专家交流,拓宽思路,以利增加重大发现的几率。(生命科学学院 杨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