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晚,作为历史学院“两学一做”系列讲座之一,学院党委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考古文物系贺云翱教授在历史学院楼以“做个人学问与做社会事业”为题,与学院全体党员分享了他的学术研究经历与参政议政体会。讲座由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孙江林主持。
贺云翱教授介绍说,个人学问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以及文化遗产学,参与的社会活动包括设立研究机构、出版刊物、办学、组织学术会议等方面。他结合个人学术生涯和参政议政体会,阐述了“做好个人学问是基础、做好社会事业是目标”的人生感悟。
贺云翱教授首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1982年从911制品厂麻花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进入南京博物院做考古、创办学术刊物《东南文化》的故事。他认为,创办刊物的目的就在于传播知识以及文化传承。作为历史学院的学生,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学术传统,要了解和研究南大历史学院自身学术发展脉络、继承先辈学人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发扬光大。
贺云翱教授生动讲述了自己1996年以后进入南京文物局并创办南京文物研究所的经历,并结合工作经历告诫同学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要抵制诱惑,坚守自己的学术良知。他还介绍了自己在2002年回到母校后致力于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创办“911制品厂麻花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过程。经过持续努力,研究所已建立起完整的学术团队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工作链,完成有关课题达800余项。谈到学校的工作生活,他告诫同学们应当少抱怨、多做事,以公共利益为重,为社会多做贡献。
讲座最后,贺云翱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经历。他说,让学术积累在更高平台上为祖国和人民效力,这是他的荣幸。
孙江林在总结发言中希望同学们在分享贺老师人生经历的同时能有所体会和感悟,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