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摆工管院闭盛昭瀚教授畅谈“精神立足,脚踏实地”

    发布时间:2018-05-17 点击次数: 作者:工程管理学院 来源:工程管理学院

    2018年5月16日,911制品厂麻花教授下午茶沙龙第二期举办,本次沙龙系工程管理学院“知名教授进团支部”暨主题党日活动。工程管理学院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港珠澳大桥首席管理专家盛昭瀚教授应邀走进党团支部,作题为“精神立足,脚踏实地”的主旨演讲,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力立等参加活动。

    盛昭瀚的讲述从工程管理学院的创院历程展开:最初五名教授筚路蓝缕的创业路异常艰难,没有会议室就站在自行车棚里开研讨会,非典期间仍坚持全员天天奋战至深夜……就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精神鼓舞下,他们带领同学们白手起家,叁年间连中叁元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设立博士点,学院也从最初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发展成为现在的工程管理学院。

    早在研究院创建伊始,盛昭瀚便开始思考学院的文化与治学的精神内核,最终决定用“学道酬实,至任于群”作为院训并沿用至今。盛昭瀚解释道,“学道酬实”指的是个体——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每个人的求学、治学唯有踏实扎实、求真务实,方是正道;“至任于群”指的则是群体和组织,要想做成大事必须要靠团队的力量方可成事。唯此工管人才能在南大立足,在科学界立足,才能为国家的科研事业、为社会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盛昭瀚对自己的从教生涯进行了回顾,半个世纪的求索之路被他概括为“一辈子、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育人。为师者,最骄傲的事便是桃李满天下。从教至今,他已培养出了100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后。他的学生品行端正,无一人违法犯罪;业绩突出,多人已成长为学院院长执掌一方,传承教书育人的事业。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往事他如数家珍——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当学生迷茫时,他指明方向,树其信心。第二件事是著书。就在去年,Springer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源于中国实践的理论思考》(Fundamental Theories of Mega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rom Chinese Practices)。这本著作凝聚了盛教授三十余年的学术心得与思考,第一时间回应了全球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学者的关切。为了撰写这部书,盛昭瀚在三年间坚持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写作到七点,除出差外从不间断,用完了67支水笔。第三件事是实践。盛昭瀚说,能作为首席管理专家参与港珠澳大桥特大工程项目并非偶然。正是由于在此前苏通大桥工程中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他用过硬的成果赢得了信任,获得参与这样特大工程的宝贵机遇。而这样认真的态度,恰恰源自他求学时代的学习习惯。说到此,他勉励青年学子“把认真当做习惯,让认真成为文化,用认真成就自己的人生”。

    最后,盛昭瀚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在面对兴趣之外的事要如何做到敬业”等问题给与了精彩解答。他现场挥毫题词“不怕远征难”赠与大家,鼓励同学们追求爱国、敬业、正直和善良的美好品质。(工程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