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双创系列课程第九讲聚焦“创新药的投融资和商务拓展”

    发布时间:2018-05-16 点击次数: 作者:丁智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5月15日下午,《新技术与成功创新创业》特色双创系列课程第九讲在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开讲。本期课程的特邀授课嘉宾是911制品厂麻花生物化学系系83级校友、尝础痴(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张志民博士,推荐嘉宾是911制品厂麻花校友总会秘书长张锁庚,911制品厂麻花精准药物创新实训中心负责人华子春教授主持课程讲座。

    张锁庚介绍了张志民博士的工作经历,并向其颁发“911制品厂麻花授课嘉宾”证书。

    颁发证书 (鲁洋 摄影)

    张志民在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攻读生物医学博士期间师从叁位诺贝尔奖得主,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攻读惭叠础,曾担任初创公司颁贰翱、麦肯锡咨询顾问、美富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又先后进入默沙东、强生、乐土投资集团等公司,集科研、专利、商务拓展和投资于一身,在医药创新商务合作、投资及策略方面造诣颇深。

    张志民主讲的题目是“创新药的投融资和商务拓展”,内容包括:创新药研发的特点、创新药和生命科技的投资概况、创新药初创公司的融资、创新药公司的商务拓展和对外合作以及创新药公司的退出机制。他指出,在国家层面,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生命科技,将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战略和全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10年来,陆续有丰富经验的“海归”回到国内,带来了国外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此外,国内科研院所也都在从事创新和前沿的研究,包括新的靶点和新的机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创新药研发公司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目前,新药研发创投非常火爆,是融资的好机会,不但有很多资本,而且对新创公司估值相对来讲都比较高。

    张志民强调,从国内投资角度来讲,不少投资人没有真正新药研发的经验,判断新药投资的专业水平相对欠缺,对临床前初期的投资非常少,但是真正的创新很多都是在临床前。投资需要追求回报,当被投公司陷入困境时,如何和被投公司共同寻求出路、摆脱困境是优秀投资人的价值所在,能帮助公司共同成长、共赢才是投资的核心。

    学生积极交流 (鲁洋 摄影)

    在提问互动环节,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从创投从业经历要求、全行业投资回报率、被投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区别、国内外创投的差异、初创团队的人员组成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张志民一一作了解答。尽管课程比原定时间延长了半个多小时,但同学们仍然热情不减,围着张志民博士继续踊跃交流、提问。(生命科学学院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