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创新教学环节,2018年3月10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王保忠、王忠长、朱海亮,南京梅花山研究中心杨波、李长伟等指导教师带领911制品厂麻花2018年春季《花卉园艺产业化》创新创业课程1班和2班的同学们前往“天下第一梅山”——南京梅花山进行专业实习和创新实践。实习内容主要是实地调查和现场观察梅花山、梅花谷、明孝陵等梅花品种、梅桩盆景及花卉植物,熟悉和掌握梅花品种、种植培育、生产管理及产业化发展。
南京梅花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着名的赏梅胜地,面积1533亩,种植梅花400多个品种,国际登录品种130多种,是世界上品种最多、种质资源最丰富的梅园,更是中国的梅花研究中心。时值国际梅花节,漫山遍野梅花绽放,十里香雪海映入眼帘,深红、浅粉、淡白、浅绿……晶莹似玉,清香四溢,山坡梅林人流涌动,交相映衬,蔚为壮观。
在上午的实习中,指导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梅花的历史文化、植物学特性及种植培育技术。两百年树龄以上的古老梅树随处可见,这让同学们更深刻、直接地体会到梅花的顽强生命力。同学们仔细观察了梅花品种群和重要品种的形态特征,详细学习了梅花生长特性、分类品种等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全面系统介绍了江梅、朱砂梅、宫粉梅、绿萼梅、跳枝梅、黄香梅、垂枝梅、美人梅等品种群特点:朱砂梅性状独特,花色深红,新生小枝木质部深红色,枝内新生木质部淡紫红色;绿萼梅好似梅中君子,花萼呈浅绿色,花小而嫩,别有清幽之态;黄香梅花色淡黄,梅香甜美浓郁;垂枝梅枝条下垂,龙游梅姿态奇特……随着指导老师生动而又专业的讲解,同学们逐渐可以分辨出江梅、宫粉、绿萼等11个品种群。
对梅花山叁大系五大类19个型400多个梅花品种进行系统现场学习后,同学们又参观了“中国梅花艺术中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馆内数量众多的梅画梅诗都体现着中国古老灿烂的梅文化。同时,馆内也展示了众多别出心裁的梅主题插花。在茅国俊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中式插花强调线条美且根据花材选择造型器皿,师法自然,立体造型顾及多个方面,讲究动态平衡,通过点线面结合来表现画面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下午,同学们调研了暗香阁、明孝陵、孙权墓等景区中植物造景特色及配置布局。指导老师讲解了石象路、明孝陵等历史故事,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一路上,指导老师将课堂与自然观景融为一体,讲解并不拘泥于梅花,还给同学们介绍了许多花卉植物,例如品种珍贵的南京椴、红豆树,馥郁的结香、挺拔的梧桐、高耸的栎树,以及朴树、鹅掌楸、夜来香、南天竹、海桐。同学们边走边看,在点滴中领略花卉植物的自然美。指导教师还带领同学们调研了梅茶间作的农业生态模式,讲解了梅花与茶树间作的景观价值、生产作用及其产业链影响。
通过这次梅花山野外实习,同学们表示不仅对梅花品种、芳香植物、园林花卉及其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等有了深刻了解,还对梅花盆景艺术与维护管理有了全新认识,更是对继续学习《花卉园艺产业化》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次活动得到南京中山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商学院/马轶 孙雨帆 社会学院/包孟晓 李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