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杜克大学教授刘康解析十九大后中国的全球文化战略

    发布时间:2017-12-28 点击次数: 作者:李丽晴 来源:新闻中心

    12月27日下午,受邀出席首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南大82级校友、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康回到南大,为母校师生带来题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后中国全球文化战略”的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主持。

    仲英道德讲堂现场 (佘治骏 摄影)

    刘康回顾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并着重介绍了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文化自信的部分。他认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二战后建构的世界新秩序作出了回应,并多次提到“情怀”二字,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幸福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为共同为构建人类共同体而努力,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讲述了中国故事,展示了中国模式,传播了中国声音。

    从这一理念出发,他提出了叁个问题,即中国发展起来,应该向何去,并且有没有全球战略和全球目标?在全球中华文化的战略和理论上,刘康认为,要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与西方主导的“普世价值”形成竞争与协商的格局,并在十九大的全球战略指引下,推动文化与思想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的全球话语权和领导权。

    在对比了东西方文化的同异后,刘康强调,中国要超越文化偏见,构建人类共同价值观。在实践方法和路径上,要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成为世界人民真心拥戴、由衷赞美的全人类话题。他认为,借船出海(即跨国电影、中国当代艺术)、造船出海(如在公共外交的“建设性参与”)齐头并进的方式,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讲座中,刘康强调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上做文章,并以餐饮文化、茶文化、语言文化等作为例证,他认为应由国家推动、民间积极参与的方式推广中国软实力,让中国的价值更好在世界传播,更具影响力。(新闻中心学生记者李丽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