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摆地科院闭党委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国家公祭仪式直播

    发布时间:2017-12-15 点击次数: 作者: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唤醒民族记忆,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2017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之际,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师生在地科楼实时观看2017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

    公祭仪式正式开始前,200多名师生素衣素颜,自发自愿提前抵达会场。上午十时,国家公祭仪式正式开始,现场全体师生自觉起立,齐唱国歌。在响彻全城的警报声中,全场低头肃立,悲恸无声,缅怀逝者。

    地科院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2017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全程视频,不少师生在现场情不能已、泪流满面。随着和平大钟奏响、和平鸽被放飞,公祭仪式正式结束,全体师生依然久久不愿离去,一种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在每个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观看2017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

    学院党委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师生观看直播仪式,让全体师生记住了这个永远不能让中国人忘记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国行公祭,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不仅仅是纪念,更是警醒,警醒我们要时刻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时刻鞭策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践行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活动结束后,现场师生感想颇丰,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地科院党委书记王洪涛表示,警钟悲鸣,再一次响彻金陵古城,祖国历史上这段最黑暗的经历令我深感悲痛。学院党委特意组织此次祭奠活动,是希望让全体师生明白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全体师生在对苦难历史回溯的同时,进行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洗礼。今天,我们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地科院广大师生都应当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将此刻的热情与意志汇聚成构筑未来民族统一、国家繁荣的力量,坚定地接过历史的交接棒,沿着先辈的足迹,昂首阔步在新征途。

    地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陆现彩表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庄严,以国家的名义祭奠被日本法西斯杀戮的死难同胞,是党和国家对同胞生命的尊重,是对人类历史上最邪恶暴行的声讨,也是唤醒人们真爱和平砥砺前行的号角。国家公祭仪式将历史和未来联接起来,落后挨打的悲惨历史和不屈抗争的艰辛历程会时刻提醒青年人:国家的强大和繁荣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修养正气,从我做起,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不断学习进取,才能维护国家的和平昌盛,才有人民的幸福和发展。

    地科院本科生邬冠群表示,“公祭日现场,庄严肃穆,那些无言的雕塑诉说着刻满伤痕的历史,在青年代表诵读和平宣言时,我的眼眶红润了,同胞的罹难让我痛心,历史不应被忘却。缅怀历史,珍惜和平,愿逝者安息。”

    地科院博士生张阳表示,“南京大屠杀不应该随历史发展而淡出,国家举行公祭,意让国人不忘国耻,珍惜和平,捍卫和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铭记痛史,汲取历史的教训,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团结一致,为中华伟大复兴而奋斗;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有能力捍卫和平,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地科院退休老党员夏邦栋以《虞美人·不忘南京大屠杀》一词来表达了内心的深刻感受:“凄凄残月凄凄雨,苦难家何去。钟山挥泪泪长流,卅万同胞鲜血染神州。叁千玉鸽齐飞起,九野哀声寄。已然旧貌换新容,不忘国殇青史记心中。”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