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广大学生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经研究决定特别设立的校学生最高荣誉奖学金——911制品厂麻花栋梁特等奖学金公开答辩会在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各院系的18名候选人从思想道德、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对自己近年来的综合表现进行了集中展示,吸引了数百名校内外师生前来观摩。
![](/__local/C/7A/54/0CE84CA4A6A07E8777B8A80F8B2_23276A81_97D69.png?e=.png)
本科生栋梁特等奖学金答辩会 (王红兵 摄影)
作为我校学生最高荣誉奖学金,栋梁特等奖学金的选拔和评选标准极其严格。在经过学生个人申请、院系审核推荐、学工部组织评委资格审查和初审等多个环节,最终选出了18位全面发展、各方面均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答辩活动。
立志在学术科研道路上走下去的匡亚明学院2014级本科生吕光鑫是一位学术达人。本科三年,他有90%以上的学习科目均在90分以上,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5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1篇在顶级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审稿中。在他看来,所谓栋梁,即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学术和科研水平上走在世界前列,能够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代表学校获得国际奖项叁项、国家奖项叁项,为南大赢得多项荣誉;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及拔尖计划奖学金资助,前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换,大叁前往耶鲁大学实习,目前正在哈佛大学完成本科设计——这是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赵子杰的科研履历。他表示,希望在学术领域取得更高成就,早日学成归国,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
![](/__local/2/91/00/44B3B2E4351A4BA5B4FBC7F866F_71740D0B_A0844.png?e=.png)
本科生栋梁特等奖学金答辩会 (王红兵 摄影)
矫健的身姿、铿锵的步伐、标准的军礼,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国防生路思远一走上讲台就赢得台下热烈掌声。他学习成绩优异,在国际竞赛和国内竞赛中屡获殊荣;他积极投身班级及社会服务活动,多次获得学校和上级部门表彰;他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多次获得“优秀国防生”、“训练标兵”等荣誉称号。在路思远看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就是国防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最好诠释,也是作为一名“国防栋梁”的标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真正的栋梁之才必定是从点滴小事做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来自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本科生徐妙谈了她对栋梁的理解。本科入学以来,她始终以栋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叁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专业第一的成绩,曾赴复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参加交换,同时还在党的理论学习宣传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央视实习期间多次参与制作宣传十九大精神的相关节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她对栋梁的理解。
面对评委的提问“如何成为一名有党性的科学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2014级本科生陈鹏光从党性和科学家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是克服苦难的内在动力,是衡量自身、面临抉择的标准;科学家是所在领域的顶尖人才,要将自身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帮助社会建设,促进国家富强,为人民服务。
远在美国杜克大学交换的匡亚明学院2015级本科生孙越通过视频答辩在回答评委提问时,向大家分享了海外学子对十九大学习的体会。他表示,最深刻的印象是对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要求:有理想就是要把个人理想和集体、国家、社会的理想结合在一起;有本领就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付出到实践中去,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担当则是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为南大做出贡献,为国家做出贡献。
答辩现场,18位候选人精彩的陈述和优异的综合表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为保障本次答辩活动的公平、公正,现场采取选手陈述加评审提问的方式进行,担任本次答辩的评审既有各院系党委书记和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有新华网、新华日报、江苏广电集团等相关单位的评审嘉宾。答辩结果将在报送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后予以公布。(新闻中心 党委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