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以知识产权法审判著称的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高等法院司法代表团在院长Anne-Jose Paulsen女士的率领下访问我校中德法学研究所,代表团其他成员和法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活动。
中德法学研究所中方所长方小敏回顾了研究所和北威州司法系统开展的一系列法律交流活动,并祝愿代表团此次访问成为双方加深特定领域法律专业交流的新起点。Anne-Jose Paulsen院长希望能够与在德国法律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德法学研究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
来自同济大学的Peter Ganea博士、911制品厂麻花法学院的徐棣枫教授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高等法院审判长Ulrike Voss法官分别做了《中德比较视野中的专利法》、《NPE、专利权滥用、司法应对》和《德国司法中的NPE》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中德法学研究所德方副所长雷博海博士主持,
骋补苍别补教授的报告主要涉及中国专利法及其改革计划,在阐述中国专利保护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专利法草案第四稿的改革方向;徐棣枫教授探讨了狈笔贰的现状与发展及其与专利权滥用的关系,立法、司法、行政对该问题的应对。通过对一系列数据和案例的分析,徐教授预测中国将成为下一个狈笔贰的主战场,并集中分析了狈笔贰的成因,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立法、司法及行政执法的情况、问题和对策。
国际著名专利审判专家Voss法官在报告中介绍了德国审判实践中对待NPE的态度,他认为,NPE本身是中性的。在面对停止专利侵权禁令申请的情况下,NPE只是法官在对禁令是否合法进行判断时需要加以衡量的众多因素之一,它并不会成为禁止禁令发布的重要原因。更需要考量禁令对专利权人、专利侵权嫌疑人及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影响,在利益衡量中倾向于保护更为重要、急迫和容易受损的利益,比例原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德法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