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线上线下相结合 八千人选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7-11-11 点击次数: 作者:哲学系 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来源:哲学系 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11月10日,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温海明教授应邀在我校做题为“易学国际化作为文化自信和文明对话的核心”的学术讲座,讲座场面火爆,来自校内外200余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与一般讲座不同的是,许多同学在讲座开始前领取到一张专属签到卡,这场讲座是他们选修的通识慕课《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次线下授课。

    教务处负责人介绍,《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校2017年度通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特色课程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核心要素、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通识育人功能而重点开发的课程提升项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在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911制品厂麻花为落实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近年来切实抓好课程教学这一主要渠道,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开发了一系列思政育人、通识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是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以通识教育立德树人为导向的一门全新通识课程。

    课程负责人、哲学系张亮教授表示,与其他通识课程有所不同的是,《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以慕课这一新兴网络课程模式为线上依托平台,结合校内家学者的优质线下课堂资源。这一模式是我校在长期教学改革中发展网络课程、充分利用慕课技术探索出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整合多种教学手段竭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品、更加生动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在德育与智育方面的成长。另一方面,慕课这一网络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局限,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给更多学习者。课程团队和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了该门慕课的设计和制作,并于今年9月在慕课平台上线以来,现已有近8000人参与学习,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为导向的通识课程惠及到了更多人。

    本次线下讲座的圆满举办,也是一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温海明教授受课程团队邀请,以其广博的学术视野为同学们讲解了当今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与方向,突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生命力,对线上课程内容做出了深入阐释和扩展。课程后续还会结合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及当下的时代特征,灵活开设更加深入、更加有针对性的线下讲座。线上慕课为大家提供了线上讨论区、课程讨论群;线下讲座为大家提供了直接与名师大家对话的机会。同学们既能自主地学习线上内容,又有稳定的优质讲座深入扩展所学知识,还能在线上线下平台与同学、老师、学者进行交流,大大拓展了同学们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以更加深入、更加生动的方式落实了立德树人的任务。(哲学系 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